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导学案及答案
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2 祝 福 2
《祝福》导学案
【教学目的】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2、3 【教学方法】
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可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鲁迅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检查预习】 1、 正字音。
监( )生 寒暄( ) 烟霭( ) 陈抟( )老祖 间( )或一轮
悚( )然 谬( )种 俨( )然 形骸( ) 尘芥( )堆 两颊( ) 沸( )反盈天 捺( )上花冠 荸荠( ) 草窠( ) 讪讪( ) 渣滓( ) 蹙( )缩 窈( )陷 歆( )享
2、 解释词语。
寒暄: 尘芥堆 : 俨然 : 咀嚼赏鉴 : 沸反盈天 : 不更事: 《四书》: 3、 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学习过程】
1、 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她一生的经历都有哪些呢?请大家速读课文,填写祥林嫂年表。
祥林嫂年表
到鲁镇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以前 夫 到鲁镇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元年 忙 2、祥林嫂年表,我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填写的。但是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这些事情的呢?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3、小说情节一般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几部分。如果我按照这样的方式划分课文,那么,它们分别对应课文的内容是哪些?这四部分对应的课文内容大家已经找到了,除此以外,课文内容还剩下几段内容,这几段的作用是什么呢?
4、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
5.学生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学生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6、鉴赏课文其他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个别朗读“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7、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8、初析鲁四老爷形象
学生阅读第1—2段有关鲁四老爷的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鲁四老爷的?从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
布置作业
1.写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祥林嫂的故事》。
2.画出文中祥林嫂前后几次的肖像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3.做“思考和练习”一。
第二课时
交流作业,由两位同学读《祥林嫂的故事》,在学生互议的基础上,教师简要评议。
【研习新课】
一、 学习齐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
1、 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肖像: 眼睛:
表现:
变化:
2、提问: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3、提问: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二、讲析祥林嫂被迫改嫁一部分。
1、学生默读,思考: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2、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三、 讲析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一部分。 1、学生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2、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肖像: 眼睛: 3、提问: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4、提问: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5、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