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8上海物理高考题(含答案)
2008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类或B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
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
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A.如图所示,把电量为-5?10
-9
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
B A E 点,其电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A点的电势UA=15 V,B点的电势UB=10 V,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
3A.1911年卢瑟福依据?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发生了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 MeV的?粒子轰击金箔,其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m/s。(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
27
-
kg,1 MeV=106eV)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B.体积为V的油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
子直径约为___________。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或?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
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t=T1?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___。
3B.某集装箱吊车的交流电动机输入电压为380 V,则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V。
当吊车以0.1 m/s的速度匀速吊起总质量为5.7?103 kg的集装箱时,测得电动机的电流为20 A,则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_____。(g取10m/s2)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 1 -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
外力F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角(?<?/4)。则F大小至少为__________;若F=mgtan?,则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5.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人们
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的一
29
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 mm,假设一个时间单位相当于
30现在的0.5 s。由此可以推算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m;斜面的倾角约为__________度。(g取10m/s)
2
y O x ? N
表:伽利略手稿中的数据 1 4 9 16 25 36 1 2 3 4 5 6 32 130 298 526 824 1192
49 7 1600
64 8 2104
二.(40分)选择题. 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9小题,单项选择题有5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多项选择题有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I.单项选择题
6.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
3030
(A)15 P?14 Si+x
)
234
(B)238 92 U? 90 Th+x 27430(D)13 Al+2 He?15 P+x
27127
(C)13 Al+0 n?12 Mg+x
7.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
C两点分别挂有二个和三个砝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如在木棒的A、C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则木棒(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
(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
A O C B
8.物体做自由落体,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
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EP EP EP EP O t O v O Ek O h (A) (B) (C) (D)
- 2 -
9.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I到状态II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C)单调变化
)
(B)先减小后增大 (D)保持不变
p 2 等温线 1 O V
10.如图所示,平行于y轴的导体棒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经
过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与导体棒的位置x关系的图像是(
)
y ? ? v ? ? R ? ? ? ? ? ? ?B ? ? ? ? O x
2BvR 2BvR 2BvR 2BvR O R 2R x O R 2R x O R 2R x O R 2R x (A) (B) (C) (D)
II.多项选择题
11.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1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 1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
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C P -F M O N + + A B D h )
(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1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
N,分别固定在A、B两点,O为AB连线的中点,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在CD之间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设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P在CD连线上做往复运动,则(
)
(A)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振幅不断减小
(B)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O点时的速率不断减
- 3 -
小
(C)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减小
(D)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振幅不断减小 三.(30分)实验题.
15.(4分)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鋅板连接,触摸鋅板
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鋅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鋅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鋅板带_________电(选填“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偏
转,说明金属鋅的极限频率_________红外线的频率(选填“大于”或“小于”)。 16.(4分,单选题)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
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将金属线圈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当金属线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线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线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不变
17.(6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g=4?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2)已知单摆在任意偏角?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a sin(?/2)],式中T0为偏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_________。
18.(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1(6V,1.5W)、
L2(6V,10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图(b)为实物图。
(1)他分别将L1、L2接入图(a)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
V A R P E S (a) 2
(a) (b)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