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高中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0:56:48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理解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且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3.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体会静电平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电场中导体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静电平衡的状态 【教学方法】

推理归纳法、问题解决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验电器、法拉第圆筒、有绝缘柄的金属球一个、金属网罩、收音机、感应起电机、导线若干 四、教学具体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

2、静电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在静电感应时用手摸一下导体,再移走源电荷,则导体带什么电?

- + + - + - +

若将导体接地则情况如何?左端接地呢? (二)新课教学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

1、 金属导体的特征:

由做热振动的正离子和做无规则热运动的自由电子组成 2、 静电感应现象

- + + - + - +

问题:在源电荷的电场中引入金属导体后会对空间各点的场强有影响吗? 是什么作用使金属内的电子定向移动的?此移动一直进行吗?

金属导体内部有电场吗?

17

答:使空间电场重新分布

源电荷的电场使导体内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包括表面)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时的状态叫静电平衡状态

3、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⑴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不为0则自由电子将继续移动直至

合场强为0)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4、导体上电荷的分部

(1)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理论证明:中性导体带电后,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净电荷只能分布在表面 实验证明:法拉第圆筒实验

反证法:若内部有自由电荷,则内部场强不为0,导体就不是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 5、静电平衡时导体周围电场分布: - + + - + - +

上图空间实际电场分布,不会出现虚线电场线 二、尖端放电

应用避雷针

三、静电屏蔽

1、 空腔导体的特点: _ +

_ + +

_ +

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内表面不带电,空腔内没有电场 2、 静电屏蔽

+

+

18

外部电场对内部仪器没有影响(外屏蔽) 若将源电荷置于空腔内,则外对内没

有影响,但内对外有影响

实验演示:将收音机置于金属网罩内则声音大小减小

+

若将球壳接地,则内外各不影响(全屏蔽)

应用:

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外面套有金属罩 通信电缆版面包一层铅皮 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穿金属网衣

通讯工具在钢筋结构房屋中接收信号弱 五、板书设计:

第七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

1、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⑴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2、导体上电荷的分部

(1)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 二、尖端放电 应用避雷针

三、静电屏蔽

六、课后作业:课后习题 七、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八、教学反思:

19

1.8电容器的电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在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三、教学难点:电容器的电容的计算与应用 四、教学具体过程: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有广泛应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

(1)组成: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 (2)带电特点:两板带等量异号电荷 (3)板间电场:板间形成匀强电场 (4)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过程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电容器)中,称为电场能.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电容

(1)物理意义: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2)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C?

Q(比值法,Q单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U20

搜索更多关于: 最新人教版高中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理解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且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3.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体会静电平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电场中导体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静电平衡的状态 【教学方法】 推理归纳法、问题解决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验电器、法拉第圆筒、有绝缘柄的金属球一个、金属网罩、收音机、感应起电机、导线若干 四、教学具体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 2、静电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在静电感应时用手摸一下导体,再移走源电荷,则导体带什么电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