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七年级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6:03:50

七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岭南春早教学设计示例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岭南春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目标:

1.熟唱《岭南春早》;欣赏《春天的故事》并记忆其音乐的主题;听唱《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发现岭南歌曲的美感,喜爱岭南音乐。 2.了解歌曲《岭南春早》作品中潮州音乐《梳妆》、《画眉跳架》。 教学难点:熟唱《岭南春早》;欣赏《春天的故事》并记忆其音乐的主题;听唱《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发现岭南歌曲的美感,喜爱岭南音乐。 3.学会歌曲《岭南春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4.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5.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岭南春早》。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人。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 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岭南春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断。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 (第三乐句)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 再次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岭南春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总结:学生热情高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歌曲),《七子之歌》(歌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

2. 器乐:学吹竖笛《春游》。

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 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东方之珠》(歌曲),《七子之歌》(歌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东方之珠》(歌曲),《七子之歌》(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春天的故事》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春天的故事》的主题旋律片断(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断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在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这一乐器的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春天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发生在南粤大地上的真实故事 2.《东方之珠》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

(1)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东方之珠》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这。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的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

诵全诗。 4.《春天奏鸣曲》

(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 (二)学吹竖笛《春游》

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可相互帮助克服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它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

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 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断。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教学总结:学生热情高涨。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七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岭南春早教学设计示例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岭南春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目标: 1.熟唱《岭南春早》;欣赏《春天的故事》并记忆其音乐的主题;听唱《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发现岭南歌曲的美感,喜爱岭南音乐。 2.了解歌曲《岭南春早》作品中潮州音乐《梳妆》、《画眉跳架》。 教学难点:熟唱《岭南春早》;欣赏《春天的故事》并记忆其音乐的主题;听唱《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从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发现岭南歌曲的美感,喜爱岭南音乐。 3.学会歌曲《岭南春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4.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5.鼓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