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小学化”与“专业化”的差异探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与“专业化”的差异探析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1]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2]但有研究者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却屡禁不止。有研究者走访某县农村8所民办幼儿园发现,中、大班幼儿每天要求写汉字4页,算术作业也不少。幼儿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只有课间10分钟和40分钟的户外活动。[3]还有人调查黔西县13个乡镇幼儿园发现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幼儿坐得多,活动少;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课程安排是上午3节,下午1-2节,每节课40分钟。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美术、音乐等课则多是画画、唱歌等关于技能方面的内容,缺少审美能力及兴趣培养。[4]
正因为如上现象普遍且危害严重,研究者们对此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小学化”的表现、危害、原因、应对措施等。关于“小学化”的本质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
个观点:“小学化”是超前教育、功利化教育[5];是“幼小衔接”教育的异化[6];是将“幼儿教育小学化”作为“入学准备”的过激行为[7];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平[8];是应试教育的产物[9]。为什么一种表现可以被界定为“小学化”,而另一种表现不被界定为“小学化”?“小学化”与“专业化”的差异究竟在哪里?我们希望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找到另外一条促进幼儿教育“专业化”的途径,也帮助教师更有目的地解读自身教育行为。 一、教育目标依据差异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准绳。我国幼儿教育目标主要以《纲要》、《规程》作为国家导向,各省市根据地区根据特色制定与之相符的教育目标,它体现自上而下的教育发展要求,同时也体现政府部门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开展科学教育的引领指导。但是却有不少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并非按照国家的要求制定。
(一)“小学化”教育目标依据
目前“小学化”倾向主要出现在中低端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这两类幼儿园均面临生源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因为农村幼儿园的财政受政府支持少,收入主要依靠家长所缴纳费用。民办园实行自负盈亏,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是家长所缴纳的费用。由此,这两类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目标依据有共通之处。
第一,家长功利化的教育需求。家长需求对于农村幼儿园和中低端民办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当前社会对于教育的功利性要求,“不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大有市场;(2)“2+2+1”的核心家庭结构模式,使得家长对幼儿寄予厚望,要求“快速、全面”发展;(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误解。他们希望幼儿教育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正是以上影响因素,导致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是:提前学习小学的汉字、拼音、计算,甚至珠心算,还参加各种兴趣班。可想而知,其制定出来的目标也是“小学化”的。 第二,教师较低的专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其实是一个“教育权”博弈的过程,而农村幼儿园和中低端民办幼儿园,处于这个博弈过程中的劣势地位。因为他们既受到家长需求的利益牵绊,又受到自身教师素质的限制。这些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来自于学历层次较低和专业技术较差的院校,专业素质较差。在面临家长功利性的教育需求与科学育儿发展需求的矛盾时,他们不能以专业的知识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因此,该类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成人需求”制定,从而出现“小学化”。 (二)“专业化”教育目标依据
“专业化”的教育目标依据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幼儿自身发展特点。从教育主体而言,幼儿教育
的主体是幼儿,其目标是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特点进行制定的。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语言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语言发展目标。这类教育目标体现的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并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上提升发展。
第二,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方针。从教育政策而言,“专业化”的幼儿教育目标遵循这样一个目标体系:国家层面的教育方针――各省市教育目的――各区县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各年龄段目标――各班级目标。因此,“专业化”的教育目标,必然符合国家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要求。例如,《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持保育与教育并重。这些国家层面的教育方针,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方向性引领,也应是各幼儿园必然遵循的。 二、教学内容差异
教学内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它就像茶壶里的茶叶,不管茶壶外观多么光鲜亮丽,茶叶是决定茶水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小学化”教学内容
“小学化”教学内容,即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设置的教育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科教学。“小学化”的教学内容侧重智力教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