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 - 图文
规范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②绩效评价控制。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可以依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执行。要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对绩效考评结果好的单位,下一年度项目立项和预算分配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
第四讲 业务层面控制 第二课时
二、收支业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与预算业务存在较大的重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要区分两者,则预算业务主要从计划的角度来控制,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收支偏离计划的幅度,而收支业务控制主要保证收支业务本身的合法合规和及时缴库,及时入账。
(一)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业务概述
1.行政单位的收支业务
根据2012年12月6日公布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71号)规定: (1)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取得的他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属于行政单位收入。
(2)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
很显然,《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关于收入和支出的定义是基于会计主体假设基础上的定义,即它要指明的是什么才是某个具体行政单位的收入。从而作为收入要素进入收入支出。
2.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
根据2012年2月7日公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规定: (1)收入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事业单位收入包括 ①财政补助收入,及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②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单位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③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④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的收入。 ⑤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
⑥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2)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
①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他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②经营支出,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③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④上缴上级支出,即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⑤其他支出,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 很显然,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一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收入和支出的定义也是基于会计主体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定义,他要指明的是什么才是某个具体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从而作为收入或支出要素进入收入支出表。
(二)收支业务的控制目标
1.收入业务的控制目标
(1)各项收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单位应收款项情况清晰,落实催交任务,确保应收尽收
(3)各项收入均及时足额收缴并上缴到指定账户,没有账外账和“小金库”。 (4)票据、印章和资金等保管合理合规,没有因为保管不善或滥用而产生错误或舞弊 (5)各项收入得到正确的核算,相关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2.支出业务控制目标
(1)各项支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开支范围和标准等 (2)各项支出符合规定的程序与规范,审批手续完备 (3)各项支出真实合理 (4)各项支出效率和效果良好
(5)各项支出均得到正确核算,相关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三)收支业务流程
1.收入业务流程
(1)业务部门根据发改部门的收费许可或有关事项(如合同)准备报签文件 (2)业务部门的分管领导对报签文件进行审批
(3)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协商收费的具体事宜,包括时间、开具发票等 (4)出纳根据工作安排对业务部门的收费安排出具意见 (5)财务部门负责人对收费各项安排进行审核 (6)业务部门向交费单位或个人开具收费通知单据 (7)交费单位或个人拿着收费通知单据到财务部门交费
(8)出纳收取款项,开具收据(或发票),同时开具缴库联上交国库(事业单位可能存在本单位账户),开具记账联给会计记账
(9)交费单位或个人拿着收据到业务部门确认,办理余下事宜 (10)会计根据记账联、银行回单进行账务处理。
2.支出业务流程
(1)业务部门提出经费支出申请,填写《经费支出审批表》,根据业务性质不同,分别提交财务部门或分管领导审批。
(2)日常支出的审批: 5000元以下的支出有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5000元以上的支出由主管财务工作的单位领导审批
(3)重大业务先由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审批
(4)根据分管领导批准的方案向财务部门提交预算报告,预算报告由财务部门按照已批准的年度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
(5)50万元以下报主管财务工作的单位领导审批 (6)50万元以上的支出报局长办公会审议批准
(7)经审批完备的报销申请,财务部门按照规定予以报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