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 - 图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8:03:55

企业风险分为五大类,包括战略类风险、市场类风险、财务类风险、运营类风险和法律类风险。企业主要是经营风险。如产品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投资失误、资金链断裂等。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包括滥用职权的风险、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风险、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风险和道德寻租风险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企业内控的区别

第三,控制目标方面的区别

企业内部控制是5大目标,即“ 合理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虽然也是5大目标 ,但主要体现在“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上。

第四,监督机制方面的区别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比较健全,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内部审计。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比较薄弱,因此,主要靠外部监督。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严禁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要依法行政。也就是说,内控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不违法、不违规。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最基本目标,是其他四个目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二)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

该目标强调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以保证其使用效率。 也可以说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丢失,不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一直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收付实现制造成资产的价值与实物脱离,如何解决单位在建工程项目及时转为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实物情况与财务情况相符都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如天价采购案、公车采购。

(三)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该目标强调行政事业单位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客观地反映部门运行管理情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其解除受托责任提供依据。

预算执行报告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报告之一,具有法定效力。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如假发票盛行,披露的“三公经费”受到社会质疑。

(四)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内部控制的最基本原则是权力制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运用内控的制衡原理,在单位内部进一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机制,发挥流程控制作用,有效地预防腐败。

一个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不让你犯错误,想犯错误没有机会。

另外,腐败的高危领域一般都出现在采购、工程等领域。内部控制恰恰可以防止在采购和工程招标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这一目标是以前四项目标为基础的。通过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并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就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履行职能夯实物质基础,实现单位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目标。

五、建立和实施单位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两个全面”。

“ 全过程、全覆盖、全员控制”

内部控制的关键是对人的控制,是对单位全体成员进行控制,保证每一单位成员包括领导层面及执行层面都受到相应的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两个重大”。如高校的招生办、基建处、教材科和财务处、资产处等。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两个相互”可行性研究和决策要分开,执行和决策要分开。

从制度上科学设计并严格执行:一是治理结构制衡。二是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的制衡。三是业务流程的制衡。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两个符合”单位应当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七个步骤

(一)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 (二)明确业务环节。 (三)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 (四)确定风险点。 (五)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六)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七)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第二讲 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第一课时

一、经济活动风险评估

(一)什么是风险

风险通常是指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

(二)什么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及其造成的后果。通过风险评估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通过风险识别); 后果是什么;

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是否存在一些可以减轻风险后果或降低风险可能性的因素; 风险等级是否可容忍或可接受; 是否要求进一步的应对和处理。

(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搜索更多关于: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企业风险分为五大类,包括战略类风险、市场类风险、财务类风险、运营类风险和法律类风险。企业主要是经营风险。如产品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投资失误、资金链断裂等。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包括滥用职权的风险、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风险、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风险和道德寻租风险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企业内控的区别 第三,控制目标方面的区别 企业内部控制是5大目标,即“ 合理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虽然也是5大目标 ,但主要体现在“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上。 第四,监督机制方面的区别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比较健全,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内部审计。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比较薄弱,因此,主要靠外部监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