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 - 图文
实物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房屋办公家具公务车辆等,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重预算管理轻资产管理资产被挪用盗窃或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国有资产损失和浪费风险较大,因此加强国有资产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意义重大。
1.实物资产的概念界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是指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固定资产、物料用品或低值易耗品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办公用品或低值易耗品。
2.实物资产的控制目标
①实物资产的配置应当依据充分合理,符合国家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决策和审批复核程序规定。
②坚持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
③通过内部调剂、出租、出借等,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闲置资产。 ④实物资产的价值核算、处置等会计处理方法应当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3.实物资产的业务流程
实物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以固定资产为例了解实物资产的业务流程 ①请购环节 ②采购环节 ③验收环节 ④登记环节 ⑤使用环节 ⑥处置环节
4.实物资产的主要风险
根据实物资产的基本业务流程,可按上述业务环节对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①资产配置预算环节风险
主要表现为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对资产配置的可行性分析不到位,预算不当,造成项目搁置或重复购置。
②资产采购环节风险
采购中没有履行应有的审批手续,采购方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③资产验收入库环节风险
新增资产验收程序不规范,导致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资产的使用效果。 ④资产的领用环节风险
实物资产领用没有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⑤资产处置环节风险
资产处置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没能履行必要审批手续。 ⑥资产清查盘点环节风险
没有建立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可能导致资产丢失、毁损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等风险。
5.实物资产的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 ①岗位责任制
规范第四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管控。
②归口管理
规范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提出: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
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尤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贵重资产,要明确专人管理,比如办公用车,单项资产价值较大,我们都一般把管理职责放在办公室,将资产调配、保养管理职责交给这一部门。
③资产管理的授权审批规范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提到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
④资产管理的定期核查
规范第四十四条第三款: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单位应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⑤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案例陕西省建立了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系统,对全省的国有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 在规范第四十四条第四款提到的就是这项控制措施: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另外:对外投资控制(业务比较少,不再讲述)
五、建设项目控制
建设项目投入资金量大,工期长,涉及环节多,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是经济犯罪的高危区,现实生活中,来自建设项目方面的贪污腐败行为极大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意义重大。
建设项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建造、安装活动,包括建造房屋及建筑物、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安装和大修等,建设项目一般投资大、耗时长,技术和工艺复杂。所以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大量的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包括内部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建设项目的控制目标
1、项目立项合理科学 2、决策过程合法合规
3、建立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审核机制 4、招标过程合法合规 5、建设过程控制有效
6、竣工验收和资产移交合法合规 7、会计核算和档案管理合理有效
(二)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
1、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 2、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 3、招标人未做到公平合理
4、现场控制不当,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 5、竣工验收不规范,把关不严。
(三)建设项目的主要控制措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