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A、根据方程式可知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1/3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作氧化剂,因此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A错误; B、NaN3中N元素被氧化,B错误;
C、氮气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C错误;
D、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D正确。 答案选D。
9.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F、HCl B.NaOH、NaHS C.MgCl2、Na2O2 D.CaO、Mg(OH)2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晶体类型的关系。选项中物质含有的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键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为非金属性较强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NaF只含有离子键, HCl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B.NaOH、NaHS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所以B正确;C.MgCl2只含有离子键, 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CaO含有离子键, Mg(OH)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答案选B。
10.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I2+SO2+2H2O=H2SO4 +2HI;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A.I->Fe2+>Cl->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①I2+SO2+2H2O=H2SO4 +2HI中还原剂是SO2、还原产物是HI,所以还原性SO2>HI; ②2FeCl2+Cl2=2FeCl3中还原剂是FeCl2、还原产物是FeCl3,所以还原性FeCl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中还原剂是HI、还原产物是FeCl2,所以还原性HI>FeCl2; 通过以上分析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SO2>I->Fe2+>Cl-,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还原性、氧化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的含义,明确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判断是解本题关键。 1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选项 A B C D 实验 证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目的 物是乙烯 A.A 【答案】D 【解析】
B.B
制取纯净的四氯化碳 C.C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D
证明乙醇能与钠反应 A.石蜡油分解生成的气体不全是乙烯,可能含有其它烯烃,如丙烯等,A错误;B.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得不到纯净的四氯化碳,B错误;C.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应该用溴水,C错误;D.钠和乙醇反应缓慢生成氢气,能达到实验方案,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制备、检验以及性质的比较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
—1
12.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
P—O bkJ·mol、P=O ckJ·mol、O=O dkJ·mol。
—1—1—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mol—1
—1B.(4c+12b-6a-5d)kJ·mol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
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由图可以看出:P4中有6mol的P-P,5mol的O2中含有5molO=O,1mol的P4O10中含有4mol的P=O,12mol的P-O,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热△H=(6a+5d-4c-12b)kJ·mol-1。答案选A。
13.假设x是第IIB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在
A.IB族 B.IIIA族 C.IIIB族 D.IA族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作答。
详解:x是第IIB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第IIB族后是第IIIA族,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在第IIIA族,答案选B。
14.下列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D.乙烯通入溴水中 【答案】C
【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物质和氧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结合官能团的变化解答该题。
详解: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氧化反应,选项A错误;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为加成反应,选项B错误;C.乙醇与乙酸制备乙酸乙酯,属于酯化反应,也为取代反应,选项C正确;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概念、类型及判断方法,明确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等之间的区别。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
+-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是O元素;W与X同主族,W是Si元素;Z2+与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是Mg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Mg)>r(Si)>r(C)>r(O),故A错误; MgO是离子键、SiO2是共价键,故B错误;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C错误;热稳定性H2O>SiH4,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16.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A.CH4 【答案】A 【解析】
B.C2H4
C.C6H6
D.H2CO3
【详解】
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A正确;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是乙烯,故B错误; 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是苯,故C错误;
D.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物质,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硫氰化物。
17.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有一定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机能,故应合理饮食,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拒绝脂肪
C.科学饮食从“微量”元素做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脂类在人体中发生氧化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脂类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供给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还参与机体新陈代谢活动,因此不能拒绝脂肪,故A错误;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蛋白质要“亲疏有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微量”元素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饮食中不可缺“肠道的清道夫--纤维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答案:A。
18.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为Ag2O、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H2O=Ag+Zn(OH)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 B.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 H+向负极移动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D.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OH--2e-=Zn(OH)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总反应Ag2O+Zn+H2O=2Ag+Zn(OH)2分析化合价变化可知,Zn在负极上失电子,Ag2O在正极上得电子,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所以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正极反应为Ag2O+2e-+
B.对蛋白质要“亲疏有度”
D.饮食中不可缺“肠道的清道夫——纤维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