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xx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一期)剖析 - 图文

xxxxxx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一期)剖析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2:05:57

照片2 xxxxxx矿段戴家湾废渣堆

照片3 威胁农田和民房

照片4 学校

(2)危害性

废弃渣位于戴家湾及鹞子河南西的支沟沟脑,堆积坡度大,渣体松散,稳定性差。在该支沟下游河流沿岸属戴家湾,村民居住集中,约600余人,并建有小学1所,如果该废弃渣一旦形成泥石流,将严重威胁河流沿岸居民及学样师生的生命财产,威胁资产超过9000万元(照片3、4)。

2.1.2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1)xxxxxxxxxxxx沟废渣堆

xxxxxx磷矿xxxxxx采区位于xxxxxx董家沟村,距马桥约20km。磷矿山上世纪90年代即已开发利用,均采用平硐开拓,由于历史上人类工程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其采矿剥岩、修路,使土壤、岩石风化后的残积层、半风化岩石和基岩暴露出来,特别是地表露头部位、原沟谷井口处,采出的废弃渣堆积较多,全部堆积在菜子岭北坡至xxxxxx沟谷内。

2010年8月-2011年6月,xxxxxx磷矿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第二期)在苏溪沟中共修建拦渣坝两座对董家沟磷矿废石渣进行了整治。(现状图详见附图1)

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废弃渣堆放于董家沟矿山菜子岭北坡至xxxxxx沟谷上游,弃渣呈长条形堆积于沟谷中,弃渣规模逐年增大,原来由两个拦渣坝拦

挡的两处弃渣已边成了一片,总长度约250m,宽50m,厚度15-20m,体积近103104m3。二期治理工程修建的两座拦渣坝已不能满足矿产生产的要求,上游的LZ12坝已被矿渣掩埋,下游的LZ13坝堆积的矿渣高度已超过坝顶7.6m,雨季发生溃坝或渣堆滑塌的可能性较大。

照片5 xxxxxx矿段xxxxxx沟L02废渣堆

照片6 xxxxxx矿段xxxxxx沟L03废渣堆

照片7 xxxxxx矿段xxxxxx沟L04废渣堆

照片7 xxxxxx矿段xxxxxx沟L05废渣堆

10

照片8 xxxxxx矿段xxxxxx沟L06废渣堆

照片9 xxxxxx矿段xxxxxx沟L07废渣堆

废渣压占xxxxxx河道,废渣成分主要为白云岩及泥岩等,呈碎块状、块状,结构松散,坡度较陡,在汛期山洪爆发时易引发矿渣泥石流,威胁下游居民及矿山公路、农田等。

废弃渣堆规模一览表 表3-3

编 号 长(m) 宽(m) 平均厚(m) 面积(m2) 体积(m3) L02 250 50 20 12500 250000 L03 55 45 12 2475 29700 L04 40 30 10 1200 12000 L05 60 28 8 1680 13440 L06 50 40 8 2000 16000 L07 50 33 12 1650 19800

(2)崩塌危岩体

在通往xxxxxx矿段的公路左右侧,因矿山公路的修建,而致使部分岩体凌空,可看到在其下部坡脚处有掉落的小石块,但大的石块崩塌等现象的发生,现状条件下,因其矿山并未开采,均处于稳定状态。

1#危岩体(危1):位于矿部北部的陡崖,相对高差240米左右,面积约98000m2,一面凌空,岩性主要为灯影组硅质条带白云岩,该危岩底部由于公路的开挖,改变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岩体顶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其危险程度较大。在雨水的长期冲蚀下,极易产生岩崩,阻塞交通,对矿部产生很大的威胁。

2#危岩体(危2):位于矿部西北部的矿山公路旁,相对高差150m左右,面积约56500m2,岩性主要为灯影组第一段硅质条带白云岩,该部位主要是新修矿山公路,改变了原始状态,在一条件下(如连续强降雨或冰雪作用)易产生崩塌。

2.2 对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根据现场调查,xxxxxx磷矿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破坏主要表现在各井口附近的生活区、

生产区、废石堆、矿区公路等建筑设施对土地的占用破坏。矿山生产布置所占用地多为荒山、杂灌木林地。矿山为地下开采,开采时间较长,范围大,矿山建设、采矿场及废石堆占地面积较大。xxxxxx磷矿为在生产矿山,根据现场调查,矿区生活区、生产区、矿渣堆、矿区公路等建筑设施均已建成,并能满足矿山生产需要,后期无新增场地。xxxxxx矿段废渣主要分布在xxxxxx平硐周边、以1497和1376平硐周边为主(2007年和2011年已进行治理)。xxxxxx矿段废渣堆主要分布在各硐口沟坡地带。破坏的土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山石环境影响较大,总之,矿山活动对土地、植被的影响较大。

区内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覆盖良好。xxxxxx矿段与xxxxxx矿段陡坡地带植被覆盖较好,以灌木为主,其次为松树、杉树,无珍贵树种。xxxxxx矿段开采对山体生成一定的破坏,其主要因工业场地及其矿部的建设,矿山采用地下开采,作业活动范围位于地下及冲沟等

低洼处,零星分散。xxxxxx矿段原始地貌保持较好,且区内没有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等。总之xxxxxx矿段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xxxxxx矿段破坏程度较轻

2.3 对地下含水层影响

评估区内矿段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且沟谷深切,地表水排泄畅通,直接顶板为陡山沱组第三段隔水层,并且其上覆陡山沱组地层为弱岩溶裂隙含水层,水量少富弱水性。磷矿层及以下地层均为隔水层。

11

现状条件下,硐内较为干燥,矿坑涌水量极小尚不足以供应矿山工业用水。xxxxxx与xxxxxx矿段各平硐均无流水,周边有少量泉水,矿山一般在泉眼处修建蓄水池,以代生活使用。该水水质为CO3CaMg型,清澈可口,可以饮用,未受明显污染。现状条件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程度为较轻。

3. 恢复治理工程设计

3.1 目标、原则及防治标准

3.1.1设计目标

根据《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性确定本期矿山恢复治理目标:对xxxxxx磷矿戴家湾及xxxxxx采区危害严重的废石渣采取拦渣坝工程治理措施,对矿山的部分废渣堆放坡整形,提高坡体稳定性,对低凹处进行覆土回填;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覆土绿化、种植林木。在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情况下,不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抑制水土流失。使矿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安全保障,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免遭危害,合理规划用地,恢复可利用土地资源,在积极保护好矿山生态环境条件下,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同时对采空区地面塌陷、崩塌危岩体进行监测预警。

3.1.2设计原则

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应以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便为原则。

(1)恢复治理工程须确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恢复,改善或维持治理区现有自然环境条件,避免因施工而对治理区环境地质条件造成恶化、破坏。

(2)恢复治理工程布置及施工应与新农村规划、环境保护相结合,尽可

能美化矿区自然环境。

(3)恢复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前期已投入的治理工程,形成高效、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体系。

(4)根据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特征,据规划安排按轻重缓急分期实施治理。

(5)治理工程应体现恢复绿色大自然的特点。

(6)合理布设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分析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动态,指导施工,检验防治效果。

3.1.3设计标准

根据《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本次治理工程目标主要是针对矿山废石渣进行治理,防治泥石流灾害发生,依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T/T0239-2004),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降雨强度按30年一遇考虑,拦渣坝抗滑安全系数>1.3,抗倾覆安全系数>1.6。

3.2 恢复治理工程总体布置

根据前述,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本期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弃渣压占土地,引发泥石流灾害。本次治理工程主要对废石渣进行治理,主要治理工程有:

(1)拦渣坝工程

湖北省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磷矿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各矿段

存在大量废石渣,为不稳定物源,汛期山洪爆发时易引发泥石流,威胁下游企事业单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巨大。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程度不同及恢复治理总体安排,本次方案设计重点采用拦渣坝、渣堆复绿等措施治理各

12

废渣堆,同时对所设计的拦渣坝安全运营进行监测。

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2007年和2011年的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已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本期主要针对戴家湾废渣堆进行综合整治,在戴家湾南西支沟中设置5道拦渣坝。

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2011年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在xxxxxx修建了两级拦渣坝。现已被矿渣掩埋了一道,另一道矿渣堆积已高出坝7m多。需要在下游再修建一道拦渣坝。xxxxxx矿段各硐口周边堆积了大量废渣,在硐口以下沟谷地带设置8处拦渣坝以拦蓄废渣。

(2)排水沟

拦挡工程用以拦蓄泥石流固体物质,同时辅以排水工程,排水是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暴雨或强降雨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设计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统,是防治泥石流的主要措施,故在董家沟xxxxxx采区废渣堆沟谷中部布置一条排水沟,由于还需要堆放废渣,排水沟将在后期废渣堆放在合适高度进行修建,并与前期修建排水沟连通。

(3)绿化工程

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山体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植物的适应性、生态环境协调、资金等因素,按照节约、实用、安全、长久的治理原则,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绿化。在戴家湾南西支沟中修建拦渣坝后,再对废渣清理平整后恢复植被。

(4)地质环境监测

监测是矿山恢复治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变形发展和运动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基于矿区基本特征及防治工

程治理方案选择地面宏观巡视及地表位移变形监测等进行综合监测。其中形变监测包括对高于10m的拦渣坝安全运行监测及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表位移监测。

3.3 分项工程设计

3.3.1拦渣坝工程 (1)设计原则

拦渣滞流,拦蓄石块等固体物质,降低泥石流水动力条件,减小泥石流流速及规模,平缓纵坡,防止沟床下切,增强山坡与沟床的稳定性。

(2)工程布置

①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在戴家湾南西支沟中设计5道拦渣坝后(L01-L05),再对废渣清理平整后恢复植被。 ③

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在xxxxxx沟中设计一道拦渣坝(L06),以拦阻上游废渣,在各硐口周边设计7道拦渣坝。

(3)结构设计

拦渣坝断面形状为梯形,基础部分采台阶式浆砌石基础,基础与坝身采用Mu30新鲜块石,M10水泥砂浆砌筑,坝身设置泄水孔,水平距离2m,垂直距离2m,泄水孔孔径2003200mm,泄水孔宜支模砌筑或采和50PVC管,拦渣坝每隔15-20m设置沉降缝。

拦渣坝结构一览表 表3-1

坝顶编号 长度平均长坝高坝顶宽坝底宽基础底宽基础顶宽基础基础均长(m) (m) (m) (m) (m) (m) (m) 高(m) (m) 备注 L01 40 40 5 1.3 2.8 3.4 3.1 3 25.5 L02 64 64 4.5 1.2 2.55 2.15 2.85 3 54.5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照片2 xxxxxx矿段戴家湾废渣堆 照片3 威胁农田和民房 照片4 学校 (2)危害性 废弃渣位于戴家湾及鹞子河南西的支沟沟脑,堆积坡度大,渣体松散,稳定性差。在该支沟下游河流沿岸属戴家湾,村民居住集中,约600余人,并建有小学1所,如果该废弃渣一旦形成泥石流,将严重威胁河流沿岸居民及学样师生的生命财产,威胁资产超过9000万元(照片3、4)。 2.1.2xxxxxx磷矿xxxxxx矿段 (1)xxxxxxxxxxxx沟废渣堆 xxxxxx磷矿xxxxxx采区位于xxxxxx董家沟村,距马桥约20km。磷矿山上世纪90年代即已开发利用,均采用平硐开拓,由于历史上人类工程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其采矿剥岩、修路,使土壤、岩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