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学习笔记整理
工程量概述
一、工程量的概念和作用 1、工程量的含义
工程量是指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的各个具体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数量。
2、工程量的作用
(1)工程量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准确计算工程量,才能正确计算定额直接费,才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2)是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作业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
(3)是业主管理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编制建设计划、筹集资金、安排工程价款的拨付和结算、进行财务管理和核算。 二、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一般原则 1、计算工程量的依据
(1)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2)工程量计算规则
(3)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2、计算工程量的一般原则
(1)工程量计算必须与定额相一致 ·项目的划分必须与定额相一致 ·计算单位必须与定额计量单位相一致 ·计算规则必须与定额规定相一致
(2)工程量计算的原始数据和内容必须与设计图相一致
(3)工程量计算必须准确(工程量计算过程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工程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计算工程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工程内容和预算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2)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
(3)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设计尺寸及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进行数值计算; (4)对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与定额中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2、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为了避免漏算或重复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1)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按施工的先后顺序计算 ·按定额项目的顺序计算 (2)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按顺时针方向计算(例如计算外墙、地面、天棚等都可以采用此法) ·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例如内墙、内墙基础、间隔
墙等各段都互相交错)
·按构件编号顺序计算(例如钢筋混凝土构件、门、窗、屋架) ·按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一、统筹法原理的含义
利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是对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分析,依据计算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按先主后次、统筹安排计算程序,从而简化繁琐的计算。
实践表明,每个分项工程量计算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都离不开计算“线、面”的基数,它们在整个计算中常常反复多次被使用。
线——指建筑平面图中内外墙的中心线、外边线和内墙净长线。 面——指建筑物的底层建筑面积。 二、应用统筹法原理要点 1、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外墙中心线——L中=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
有关计算项目有:外墙基地槽、基础垫层、基础砌筑、墙基防潮层、地梁、外墙等。
外墙基础挖土 L中×地槽截面 外墙基础垫层 L中×垫层宽×厚 外墙基础砌体 L中×砌体截面面积
外墙砌砖 (L中×高-门窗洞)×厚-圈过梁 外墙混凝土圈梁 L中×圈梁截面面积
内墙净长线——L内=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内墙长度之和
有关计算项目有:内墙基地槽、基础垫层、基础、墙基防潮层、地梁、内墙、墙身抹灰等。
内墙基础挖土 L内×地槽截面 内墙基础垫层 L内×垫层宽×厚 内墙基础砌体 L内×砌体截面面积
内墙砌砖 (L内×高-门窗洞)×厚-圈过梁 内墙混凝土圈梁 L内×圈梁截面面积 外墙外边线——L外=L中+墙厚×4
有关项目有:勒脚、腰线、外墙抹灰、散水等。 S底=建筑底层平面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有关项目有:平整场地、地面、楼面、屋面和顶棚等分项工程。 散水抹面 (L外+4×散水宽-台阶长)×散水宽 楼面抹灰 S-墙水平面积-楼梯间面积 楼面垫层 楼面抹灰×厚度 天棚抹灰 楼地面积+梁侧面
平屋面找平层 S+(L外+檐宽×4)×檐宽 2、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按施工或定额顺序计算工程量容易造成计算上的重复。 例:计算室内地面工程量。
按施工或定额顺序计算 用统筹法计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