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PPP模式的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研究(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采用PPP模式研究
3.1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的简介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部,地处中原经济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门峡城市新区叠加区域核心地带,距离三门峡市中心城区15公里。辖区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郑西高铁贯通东西;209国道、运三高速、临三高速、运十高铁沟通南北,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是全省重要的铝工业、节能照明、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行政区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1.73平方公里,建成区已达面积16.9平方公里。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6万人。空间布局规划为工业区、综合服务区、商贸物流区、生态景观区、发展预留区等五个功能区,是三门峡新区“一轴一带六组团”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各类企业180余家,总资产达600亿元,拥有中国黄金、大唐电力、开曼铝业、鹏飞电子、三门峡化机、威尔科技、同人铝业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立足三门峡丰富的资源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和实施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大项目,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2015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30亿元,增长11.5%,位居全市产业集聚区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亿元,增长25%,高出全市平均增速9.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亿元,增长15%,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3亿元,增长2.8%,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增速、增幅均居全市各县(市)区第1位;在2015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中获得小组第1名,在全市两次产业集聚区观摩中均获得全市第1名。
下一步,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将引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抢抓国家、省市“稳增长”的政策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设立叠加机遇,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瞄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宏伟目标,乘势而为,奋力向前,力争综合实力跨入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前列。
1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三门峡市黄河支流淄阳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
淄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选址于三门峡产业集聚区,涉及黄村、五原村、南曲沃、李家寨4个行政村。全长约5841米,覆盖范围包括河道两岸约500米范围。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包括河道治理工程、截污工程、新建道路工程、新建桥梁工程、安置社区建设、中水回用管网建设、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征地拆迁等八个方面。
其中河道治理长度5841米,项目总占地约269.4公顷,河道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河道治理宽度200-500米,局部建设拦河坝体、小型湖泊形成一定的水域面积。建设截污、排污管道长度约23km;新建河道两侧经五路、滨河路总长度10.3km;建设跨淄阳河华阳桥一座;建设中水回用管网,长度12km;景观园林绿化面积159.4公顷;安置拆迁户约600户。其中河底清淤320.88万立方;河坡整治面积191000㎡,二级平台建设面积34380㎡,自由活动大空间平台面积12000㎡;干砌石块和湿砌块石体积19100m3,斜面护坡石块11460 m3、垫层820 m3;路灯、草坪灯、景观射灯等691739个;人行休闲道路铺设57300㎡;节点景观及泵房、配电房共计3000平方米,详见表3-1。
表3-1 项目建设规模
序号 1 2 工程内容 清淤体积 截污 整治面积 二级平台面积 活动空间面积 3 河坡 干砌石块和湿砌块石体积 石块 斜面护坡 垫层 路灯 4 5 6 节点景观建设 亮化 草坪灯 景观射灯 河岸绿化 人行休闲道路 雕塑、小品 7 数码广场 护栏、护链 14
单位 m3 ㎡ ㎡ ㎡ m3 m3 m3 个 个 个 ㎡ ㎡ 个 ㎡ m 工程量 3208800 191000 34380 12000 19100 11460 3820 764 22284 191 668500 57300 300 1375 1719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休闲走廊 座椅 健身器材 文化墙 管理房 公共厕所 8 辅助设施 泵房、配电房 橡胶拦水坝 9 拆迁还原 ㎡ 个 个 米 ㎡ ㎡ ㎡ 个 ㎡ 1000 180 100 380 300 225 100 2 3000
3.2.1投资估算
本工程概算投资为91266.3万元,其中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开发中心自筹资金28266.3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63000万元。
附表1 工程投资估算表
1 河道、湖泊土石方工程 2 水体工程 道路工程 铺装广场 停车场 建筑小品(亭、廊、花架等) 雕塑 橡胶坝建设 跌水坝、拦河坝建设 绿化工程(含地形土方) 工程内容 单位 河道治理工程 km3 个 个 公顷 公顷 ㎡ ㎡ ㎡ 座 座 园林绿化及景观建设 159 19 39220 43993 5004 15 7 4 10 12 169.4 10300 1 85000 1000000 1500000 150 200 150 50000 150000 400000 120 200 135 13000 1900 2500 1920 2 6 22000 6000000 3000000 工程量 单价(元) 估算投资(万元)7224 4224 1200 1800 20633.3 15900 2850 588.3 879.9 75.1 75 105 160 1200 2400 22869 13790 1900 21250 91266.3 电气工程 3 4 5 6 7 8 截污工程建设 中水回用管道 征地拆迁 经五路、滨河路道路工程 华阳桥及引线道路工程 安置房建设 合计 项 kM Km 公顷 M 座 ㎡
1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2项目分期实施计划
本工程预计从2015年12月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2016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4月竣工。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
一期为摩云路至纬六路段,长度1863米,用地面积约96公顷。实施年限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二期为快速通道至摩云路段及纬六路至经一路段;长度2638米,用地面积约116.1公顷。实施年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三期为经一路至陇海铁路段长度1340米,占地面积约57.3公顷。实施年限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
3.3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3.1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淄阳河位于产业集聚区中部,淄阳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集聚区防洪能力、减少洪灾损失的需要;是提高城市市容环境的需要;是保护岸坡稳定、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是改善投资环境,保障集聚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3.3.1.1防洪的需要
淄阳河西与好阳河相邻,东苍龙涧河接壤。淄阳河发源于陕县南部山区,自南向北流经陕县城区西侧寺古洼、峪里、南曲沃、黄村、李家寨等村庄后汇入黄河。全流域面积44.5km2,河长22.4 km。本次治理河道南起陇海铁路,北至郑西高速铁路,长度为6.5km。郑西高速铁路以上流域面积43km2,干流长21.1km。流域中、上游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微,流域下游为黄土塬区及涧河、黄河阶地区,植被较差。
河道上游分布有小岭沟1座小型(2)类水库。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1km2,干流长度4.62km,河道平均比降0.066,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P=5%)防洪标准设计,200年一遇(P=0.5%)防洪标准校核。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较小,不能达到整条河流防洪控制的目的。同时河道中、上游地段坡度较大,下游坡度变缓,河床宽度变宽,导致河水中的泥砂沉积,从而使河床上升高,河岸高度相对变低,由于三门峡土壤具有湿陷性且本段河岸没有进行整治,在大的洪水来临时,极易出现河岸坍塌现象,稍大的洪水便会造成淄阳河下游泛滥成灾,从而给沿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将无法保障下游两岸产业集聚区居民财产及工矿企业及公共设施的防洪安全。
1959年7月21日~7月22日境内普降暴雨,历时21小时,发生了淄阳河自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据当时记载,1959年7月21日,三门峡地区普降暴雨,平均降水达154毫米,夜间又一次出现降雨,20多分钟降水量达40毫米,由于田间水量饱和,河道水位急速上涨。这次洪水造成陕县张湾部分村庄进水,水深近1米庄稼被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