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中考化学二模(含解析)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由2X+3O2
2CO2+4H2O可知,反应后碳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后氢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2X中;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化学式是CH4O,为有机物,正确;
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6.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D.用降温结晶分离KNO3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
9
进行分析判断.
7.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不再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溶液的PH逐渐增大,开始生成沉淀,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后加入氢氧化钡过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开始增大,可以从反应的实质进行做题。
【解答】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A正确;
B、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B错误;
C、硫酸的PH小于7,当硫酸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加入氢氧化钡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故C正确;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两者不断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又会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钡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图象认真分析。
8.如图五个圆圈代表的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下列说
10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AgNO3溶液
B.b处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c处可能生成白色沉淀 D.d处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A、铁比银活泼,所以铁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C、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判断;
D、氢氧化钠既可以和硫酸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A、铁比银活泼,所以铁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X可能是AgNO3溶液,故A说法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若Y为氢氧化钡溶液,则c处为白色沉淀,故C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既可以和硫酸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若Y为氢氧化钠溶液,则d处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够根据他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现象进行推断,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5小题) 9.完成下列填空:
(1)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 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反应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 有气泡冒出 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工人师傅在用盐酸除铁锈时特别注意除锈时间不宜过长)
(2)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写方程式,下同),该反应
11
基本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3)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CO2+2NaOH═Na2CO3+H2O (4)检验某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方法 Ca(OH)2+CO2═CaCO3↓+H2O .
【分析】(1)生锈的铁钉表面有铁锈,故放入盐酸中后,首先铁锈与盐酸反应,所以开始并没有气泡冒出.当铁锈除去后,铁与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
(2)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3)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
(4)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1)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所以溶液变为黄色.铁锈反应完后露出铁钉,铁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2)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要要密封保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4)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碳酸钙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有气泡冒出;Fe+H2SO4═FeSO4+H2↑;
(2)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 (3)CO2+2NaOH═Na2CO3+H2O; (4)Ca(OH)2+CO2═CaCO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0.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KNO3
0 13.3
10 20.9
20 31.6
30 45.8
40 63.9
50 85.5
60 110
70 138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