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5 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康德试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5 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康德试卷)(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 16:20:36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5 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能

力测试生物试题(康德试卷)(解析版)

1.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分子层,在细胞膜上对称分布 B. 膜蛋白不参与一切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无关 D.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 【答案】D

【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错误;膜蛋白参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过程,B错误;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如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C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D正确。

【点睛】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混淆不清

2.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B. RuBP羧化酶为上述反应的进行提供所需的活化能

C. 提取的RuBP羧化酶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 D. 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催化作用 【答案】A

【解析】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RuBP羧化酶降低了上述反应进行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酶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以保持活性,C错误。CO2的固定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因此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D错误。

3. 番茄果实内含有数量较多的种子,但番茄果实内的种子不会萌发,必须将种子取出或果肉腐烂后种子才会萌发。原因是番茄的果肉或果汁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如咖啡酸、阿魏酸等。兴趣小组用新鲜番

1第

茄汁、蒸馏水和新鲜番茄种子设计实验并验证了上述说法。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培养天数 1号培养皿(萌发数) 2号培养皿(萌发数)

A. 1、2号培养皿中分別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和新鲜番茄汁

B. 1、2号培养皿都铺有滤纸并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分別添加等量的蒸馏水和新鲜番茄汁 C. 1、2号培养皿中应该加入等量且来自于同一番茄果实的新鲜种子 D. 该实验证明了番茄的果肉或果汁中含有咖啡酸、阿魏酸 【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番茄的果肉或果汁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因此自变量为是否存在新鲜番茄汁,则将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加适量的新鲜番茄汁,一组加等量的蒸馏水,据表格数据可推出1号培养皿滴加蒸馏水,2号培养皿滴加新鲜番茄汁,A正确。由于种子需要放置在蒸馏水或新鲜番茄汁中,因此1、2号培养皿都需铺有滤纸,又由于滤纸会吸收蒸馏水、新鲜番茄汁,则在实验过程中应适时分別添加等量的蒸馏水和新鲜番茄汁,B正确。种子为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因此1、2号培养皿中应该加入等量且来自于同一番茄果实的新鲜种子,C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番茄的果肉或果汁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但不能确定抑制物质是咖啡酸、阿魏酸,D错误。 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答案】B

【解析】极性运输指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与单侧光和重力无关,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方向,A错误。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幼根大于幼芽,C错误。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二倍体西瓜的雌蕊,可得到无子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西瓜,D错误。 5.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

2第

第1d 0 0 第2d 0 0 第3d 1 0 第4d 4 0 第5d 8 0 第6d 12 0 第7d 15 0 第8d 15 0 B. 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 C. 果蝇的核基因Q1突变为Q2后,正常情况下Q1与Q2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 D.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答案】C

【解析】由于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细胞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则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可得到二倍体纯合子,A正确。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因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淀粉分支酶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果蝇的核基因Q1突变为Q2后,则Q1和Q2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所以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会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则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但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正确。

6. 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说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基因型为ABc、aBC、Abc、abC的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进而推知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基因A和a、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C和c、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A符合条件,A正确。B图表示A和b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连锁,B错误。C图表示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C错误。D图表示B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C连锁,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 将植物放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分別在光照下和黑暗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页 3第

温度(℃) 光照下O2释放量(mL/h) 黑暗中O2吸收量(mL/h)

5 0.86 0.46 10 1.68 0.68 15 2.43 1.15 20 3.12 1.30 25 3.65 2.15 30 3.36 2.98 35 3.02 3.46 (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初的能量转换场所是_______,能量的最终存在形式是_______。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每天交替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在光下测定数据时烧杯内的液体是_______(填“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溶液。

(4)为了防止光照引起装置内气体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设置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对照组应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 25℃ (4). 20℃ (5). 研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 (6). 碳酸氢钠 (7). 放置等量同样大小的死植株,其余保持相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要求学生熟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相互联系,以及会设计实验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初的能量转换为光反应中将光能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其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中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因此能量的最终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

(3)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光照下O2释放量、黑暗中O2吸收量,则实验目的是研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在光下测定的数据为光照下O2释放量即净光合速率,因此需要排除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由于氢氧化钠只能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可以维持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烧杯内的液体是碳酸氢钠溶液,

4第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5 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康德试卷)(解析版) 1.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分子层,在细胞膜上对称分布 B. 膜蛋白不参与一切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无关 D.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 【答案】D 【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错误;膜蛋白参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过程,B错误;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如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C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D正确。 【点睛】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混淆不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