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II)卷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0 . 文章的标题“温暖心窝的话语”分别指哪些话语?
11 . 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分别蕴含了什么情感。 12 . 请赏析第⑧段画线的语句。
13 .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第 5 页 共 12 页
四、句子默写
14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相顾无相识, 。 (2) ,长河落日圆。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4) ,壮心不已。 (5) ,不以疾也。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7) ,江入大荒流。 (8)此物何足贵? 。
五、课内阅读
阅读范仲淹《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小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 6 页 共 12 页
1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2)南极潇湘极: (3)去国怀乡去: (4)宠辱偕忘偕: 16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7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谀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18 . 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六、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9 .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 . 下面各项中,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闻”的意思是“听到”,“左迁”的意思是“贬官”。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第 7 页 共 12 页
C.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七、名著阅读
21 . 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筑路”片段中,筑路者除了要面对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之外,还要克服哪些困难?在铁路就要修完时,保尔为什么不能和大家在铁路工地上一起奋战了?
八、作文
22 . 阅读下面这首短诗,按要求作文。
上面的短诗,引发了你哪些感受、联想、思考或评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写作建议)
关于短诗,你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进行文学创作……
九、其他
23 . 右边的图标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对其构成与含义
第 8 页 共 12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