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地试验室验证满足设计要求后报监理验证,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
五、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工艺可以概括为“一重点、二环节、三区段、八流程”。即:抓住“配合比”这一重点,对“拌合站和施工现场”这两个环节、“摊铺区、压实区、整形区”这三个区段和对“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拌合→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整形封面→洒水养生→交通管制这八个流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关键是要配料准确、拌合均匀、碾压密实、适时养生。
2、水泥稳定层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厂拌混合料 混合料运输 布置基准线
质检 摊铺 碾压 养护 自检、验收
3、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水泥碎石稳定基层施工前先进行下承层的准备,下承层为岩基基底,基底高程、平整度等各项指标经检测合格,满足设计及相关规定要求。
(2)水稳层施工前,要保证工作面顺畅,前面的阻碍物要及时清理。 (3)提前24小时洒水,使工作面始终保持湿润。 4、施工放样
水稳层施工前根据11m幅宽道路进行分幅施工,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并在基层设计标高位置采用细钢丝绳挂线控制。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5、混合料拌制 水泥稳定碎石。 6、拌合料的运输
(1)拌合料用6辆20t自卸车运输,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2)装料时,采用前、后、中的方式装料,以减少拌合料的离析。 (3)卸料时采用泄洪式卸料方式,以减少拌合料的离析。 7、摊铺及碾压
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质量,应在混合料水泥初凝时间前完成碾压,碾压成型并且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养护。碾压及摊铺方式如下:
(1)摊铺时采用摊铺机进行铺筑,人工配合将混合料暂按松铺系数1.3进行松铺,现场必须进行认真复测并进行调整,以确定最佳的松铺系数。混合料摊铺要均匀地分布在要求的宽度上。料运到工作点后,摊铺机将水稳层摊铺平
整,人工配合消除部分边角地带。
(2)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均匀,并较最佳含水率量高1%,以补偿摊铺后压实过程的水份损失。
7、碾压
(1)摊铺整形出40~50米的工作段后,即进行碾压,由一台振动压路机完成压实,碾压从道路边沿向中间碾压。
(2)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先进行两遍稳压,然后进行两遍强震碾压,最后进行两遍稳压收光、封面。碾压完成后即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再重新碾压一到两遍直至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要求。压路机碾压速度头两遍拟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 km/h。
(3)压路机第一遍稳压的第一轮碾压到工作段终点时,应从低处向高处转弯碾压,角度约为45度,然后原路返回;第二轮至最后一轮碾压时都不能超过第一轮的轮迹外缘,之后每一遍碾压都不能超过稳压时第一轮的轮迹的外缘,以保证碾压段落的连续性。对于边角地带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部位,采用人工辅以小型设备进行处理。
(4)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保证整幅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密实度为止。
(5)碾压成型后应将断面周围的散料或杂物清除干净,并用薄膜将接头位置覆盖,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6)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未完成的路面上掉头和急刹车。
(7)整个压实过程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碾压结束后,要及时检查压实效果,密实度要求达到97%。
8、接缝处理
(1)横向接缝处理符合下列要求: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过程中,不能中断,如因故中断2h,将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摊放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并高出方木几厘米,然后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2h,则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面垂直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2)避免纵向接缝
一台摊铺机分幅施工,按每100米为一分段,摊铺一幅再转入另一幅摊铺,保持纵缝处二幅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先摊铺的一幅在接缝处预留30厘米不压,至相邻幅摊铺完成后一并碾压密实。
9、养生
(1)水泥稳定土碾压密实后采用薄膜进行覆盖保湿养生,养生时间为7天。 (2)养生期内严禁重车驶入,为施工需要而在基层上通行时,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但最大车速不得超过5km/H,不准急刹车,并应使这些车辆在该层全断面上均匀通行。
10、验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