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练习2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练习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3:52:55

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作答时需要看清问的是哪一种,这是关键。 14.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两则名句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强调的是国家至上,和选项C的意思是吻合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涉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强调格物才能致知,不涉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强调“义”的重要,和材料中的两则名句名句的精神内涵无关,和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等人的思想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15.B

根据“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结合所学,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故选B;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封建君主制度,排除A;C与材料无关,排除;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联系所学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即可。 16.C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故选C。A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制度的高度;D项错误,应该说的是宋朝时期。 17.答案:

(1)孟子:“民本”“仁政”。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 (2)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家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第9页/共10页

分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梳理儒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材料的关键的词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概括归纳。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概括归纳为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小问,关于黄宗羲思想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作答。 18.(1)政策: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2分)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被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分) 理学家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朱熹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4分)

(2)明清之际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2分)

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6分) 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汉武帝是重儒术的,所以汉武帝的用人政策主要强调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即可。该政策给儒学带来的影响主要突出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即可。“全新的创造”主要强调理学新的内容即可,例如,“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提出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理学“对传统的重新发展”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等

第10页/共10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作答时需要看清问的是哪一种,这是关键。 14.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两则名句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强调的是国家至上,和选项C的意思是吻合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涉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强调格物才能致知,不涉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强调“义”的重要,和材料中的两则名句名句的精神内涵无关,和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等人的思想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