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公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复习巩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阅读文本,深入思考,小组讨论合作解决一些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学习重点:了解掌握纪念碑的结构、内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平台前的瞻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前预习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说明文知识 二、导入新课
1、欣赏诗歌: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振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观看视频,了解背景
3、相互交流预习划出的生字生词并同组间相互解决。 强调以下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瞻仰 镏金 上溯 重幔 庑殿 挑衅 逾越 天堑 锨 髻 永垂不朽 瞻仰 巍峨 矗立 上溯 挺拔 4、划分部分并概括大意 四、精读课文内容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瞻仰纪念碑的心情是怎样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第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阅读、勾画、思考 课文第2—5节,找出表明作者的活动顺序的词,
3、在平台前瞻仰,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的?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一两句说说作用
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是按照空间的顺序。由下而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
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由正面而背面:题词——碑文。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
4、研读碑文,你能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文的 “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吗?你认为文题中的“人民英雄”究竟包括哪些人? 思考、自由发言 5、 思考完成表格、交流、发言 方位 东之北 东之南 顺序 1 2 事 件 虎门销烟 时 间 意义 1839年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 金田起义 1851年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南之东 3 南之中 南之西 4 5 五卅运动 1925年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敌后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 抗战时期 打击日本侵略者 西之南 6 西之北 7 北之东 8 北之中 北之西 9 10 1949年 解放全中国 6、分析6—10节的说明顺序和结构
五、小结学习内容: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 兼以逻辑顺序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 和深切怀念。
六、语文活动(课外作业):我来做导游“向您介绍我们的学校” 要求: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按一定的空间顺序介绍学校的主要建筑物。
(板书)
说明对象:纪念碑—— 说明顺序
1.活动顺序:(远—近—离开的行踪写)
2.空间顺序:(下—上—上,正面—背面,四周—中间) 3.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说明方法: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引资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