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修辞在现代文阅读的设置与解答

修辞在现代文阅读的设置与解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9:59:46

修辞在现代文阅读的设置与解答

一、修辞类

赏析步骤总结归纳: 1、明确修辞

2、如果要求举例,必须有例句,例句要完整,不许用省略号

3、说明修辞句(段)的内容或所描绘事物的特点。如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4、修辞句(段)表现了人物的怎样的感情(感受)。如表达了“什么”感情

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5分)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

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各1分)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1分)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1分) 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6分)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

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分析:做本题首先应熟悉高考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然后在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赏析。赏析内容应包括: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修辞对象的什么特点,给读者什么感受三个方面。

答案:第二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一步),写出了风的轻柔(第二步),让“我”感受到了故乡的温馨,亲情(第三步)。 (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 第五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

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分析:本题先要明确答出修辞手法--比喻,(第一步)接着具体分析这个修辞的效果(第二步)。比喻的作用一般是生动,形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同时要联系全文的主旨来进一步体味这句话的作用(第三步)。 答案: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第二步);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爱深深的感激(第三步)。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要注意按照修辞手法的作用答题,并要紧密联系文章内容。“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它们的生命己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运用了拟人,“岳桦更像一场风”运用了比喻。应当注意的是本文还运用了对比。

【思路分析】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答案】(1)拟人,比喻。(2)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2)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 (3)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 (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二、技巧分析型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也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 ??作用是什么? 2. ??的好处是什么?3. 请分析??的表达效果。4.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题策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

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

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

拟人: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 对偶: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强调语义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突出强调,引人思考

常见表达方面的技巧: 描写手法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铺陈描写: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叙述手法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论证手法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鲜明对比,突出强调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常见表现手法:

象征:以实写虚,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要事物的特点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以小见大:角度小,内蕴深,表现人、事 说明:

这三者关系没有明确界定,许多时候是混杂在一起的,有时题目中以“手法”“技巧”或“艺术手法”这样模糊的概念出现,在答题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 “修辞手法”是侧重于微观的,即对个别句子的分析。(当无法落实具体修辞手法时,要考虑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如白描、铺陈描写等)

“表现手法”是侧重于宏观的,即对段落或整篇文章的分析。 【回放1】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周 涛《秋光里的黄金

搜索更多关于: 修辞在现代文阅读的设置与解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修辞在现代文阅读的设置与解答 一、修辞类 赏析步骤总结归纳: 1、明确修辞 2、如果要求举例,必须有例句,例句要完整,不许用省略号 3、说明修辞句(段)的内容或所描绘事物的特点。如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4、修辞句(段)表现了人物的怎样的感情(感受)。如表达了“什么”感情 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5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