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1:44:08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①.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将选取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控制变量光,形成对照。 ③.脱去叶绿素的方法是:用酒精灯隔水加热(酒精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沸点低,防止酒精溢出发生火灾)。

④.滴加碘液后的变化:见光的部分(对照组)遇到碘液变蓝;遮光的部分(实验组)遇到碘液不变蓝。

⑤.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⑥.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碘液染色→清水漂洗→观察

2.检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方法:用快要熄灭的细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利用氧气的助燃作用)。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1.碳酸氢钠的作用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2.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先把—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

3.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和氧气来源。

4.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

5.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条件:光能; 场所:叶绿体

6.光合作用实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过程,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9

2.塑料大棚农作物增产措施:实时开窗通风;使用有机肥料或喷洒气肥;傍晚增强光照;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等。

3.在设施农业生产中,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施有机肥和及时通风换气。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

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通过对照实验得出结论:种子呼吸时产生热量、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文字表达式: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4.呼吸作用实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过程,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大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都是为了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抑制呼吸作用:用瓦盆养花、种子晒干储存、低温保存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为了抑制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3.植物三大作用:在光下进行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黑暗处进行的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①绿色的“能量转换器”,②自动的“空气净化器”,③天然的“蓄水池”。 所以,绿色植物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对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以及生物圈的水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0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植被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乱砍滥伐,致使森林生态系统衰退,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4.引起酸雨的气体:二氧化硫;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 5.A.温室效应的人为因素: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的CO2进入大气造成的。 ②乱砍乱伐,树林面积锐减。

B.温室效应带来的问题:冰川溶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一些地区更加干旱,最终导致世界各地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6. 自己列举多例“低碳生活”的实例:

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①多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③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④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 ⑤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等等。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动物类群:根据身体背部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2.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等。 一、腔肠动物:

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属两胚层动

11

物;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全部生活在水里(多海洋少淡水),营固着或漂浮生活。 2.腔肠动物的进化地位: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3.其他腔肠动物特征:桃花水母属古老而珍惜的腔肠动物。海葵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珊瑚虫营群体生活,其外胚层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形成珊瑚。 二、扁形动物:

1.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多数营寄生生活,少数营自由生活。

2.其他扁形动物特征:涡虫营自由生活,生活在淡水,具极强的再生能力。血吸虫营寄生生活,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血管内。绦虫营寄生生活,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成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绦虫靠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钩挂、吸附在小肠壁上。血吸虫和绦虫都有两个寄主。 三、线形动物:

1.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大都营寄生生活。

2.其他线形动物特征:秀丽隐杆线虫雌雄同体,生命周期短,从生到死只有3.5天。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 四、环节动物:

1.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出现了体腔。 2.其他环节动物特征: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是动物进化到高等无脊椎动物的标志,可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区别身体前后端的标志是环带。水蛭素可防止血液凝固,治疗血栓疾病。 五、软体动物:

1.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2.其他软体动物特征:软体动物的贝壳来源于外套膜;蜗牛的运动器官为腹足;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乌贼贝壳退化为内壳(叫海螵蛸),捕捉鱼虾考腕足,上有吸盘;宝贝的贝壳在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 六、节肢动物:

1. 最早登陆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也是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①.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将选取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控制变量光,形成对照。 ③.脱去叶绿素的方法是:用酒精灯隔水加热(酒精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沸点低,防止酒精溢出发生火灾)。 ④.滴加碘液后的变化:见光的部分(对照组)遇到碘液变蓝;遮光的部分(实验组)遇到碘液不变蓝。 ⑤.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⑥.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碘液染色→清水漂洗→观察 2.检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方法:用快要熄灭的细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利用氧气的助燃作用)。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