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初中生物总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
②.滴: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③.刮:用牙签在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 ④.涂:将细胞推散开,防止细胞堆在一起而重叠。 四、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活细胞是流动的,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的控制中心;
液泡:内含细胞液,内有有机酸、植物碱、糖、花青素等光合产物;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其他能量。
植物有叶绿体、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动物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 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②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 3.草履虫的应激性:
①液滴连通形成连桥方法:用解剖针从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B)分别划向草履虫培养液。
②应激反应:对草履虫来说,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是有害刺激;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是有利刺激。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第二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2.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
①.细胞分裂时最大的变化:是细胞核,首先要进行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先加倍后平分)。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5
②.细胞的分裂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 → 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 → 细胞膜在两个细胞核中间向内凹陷 →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③.细胞分裂和生长结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二、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
2.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3.组织类型:植物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叶芽的生长点等); 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顺序:细胞分裂 → 细胞生长 → 细胞分化 第三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2.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 组织 → 器官 → 植物体 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哺乳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四个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 二、藻类植物:
6
1.主要特征:大多生活在水中;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含有的共同色素是叶绿素;孢子生殖。
紫菜呈紫红色,是因为藻红素的红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 海带呈褐色,是因为藻黄素的褐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
2.在生物圈中的意义:是大气中氧气(近90%)的主要来源;石花菜提炼琼脂;含碘冠军——海带。
3.海洋藻类分层:由浅到深为 绿藻、褐藻、红藻。影响因素:光照。 4.分布在沙漠和贫瘠土壤中的藻类植物:发菜
5.耐火、绝热材料━硅藻土:硅藻死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而成。 三、苔藓植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的陆地;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叶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孢子生殖。 2. 在生物圈中的意义: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四、蕨类植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的陆地;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孢子生殖。
2.成煤植物: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3.桫椤: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4.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但它们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因为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五、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果皮的有无,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用种子繁殖,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2.主要特征: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根系特别发达。
被子植物: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出现了导管,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 3.红豆杉: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7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叶片的结构:
1.临时切片:用切割下来的最薄叶片制成的玻片标本。 2.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①表皮:属保护组织,分上表皮、下表皮,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和气孔; ②叶肉:属营养组织,内含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③叶脉:含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起支持和输导的作用。
3.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最大的区别: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4.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导有机物。 二、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器官和门户: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开闭。 3.气孔开闭的原理: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均,靠近气孔腔的一侧壁厚,不易伸展;远离气孔腔的一侧壁薄,容易伸展)。
气孔开闭:吸水时气孔张开,失水时气孔关闭。 4.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叶内水分、温度、光照强度。
5.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6.蒸腾作用意义: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命活动,95%~99%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其意义是: ①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②促进水和无机盐由根运输到茎和叶等器官; ③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对环境而言: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还能降低环境温度。
7.节水措施:农业灌溉改为滴灌;工业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生活中一水多用。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