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理工大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期末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期末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5:22:37

率wop。当压实土料的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时,土的压实效果最佳, 土的饱和度都达不到100%,击实曲线都位于饱和曲线的左边,最佳击实效果为饱和度80%左右

土的最优含水率与击实功(击锤重,击锤落距和锤击数的乘积)的大小有关,改变击实功,曲线的基本形态不变,位置随击实功的增大,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说明较大的击实功在较小的含水率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最大干密度,易克服粒间引力。较低含水率达到击实效果 含水率一定时,击实功较小时,土的干密度随击实功的增加而增加,随后随着击实功的增加,干密度增加缓慢,曲线上的拐点为击实功的”临界功“,达到最好效果。土的含水率越小,临界功越大。相当于天然含水率的临界功为”合理功“,不改变含水率,获得较大的干密度

岩石和土的差别:

岩石的力学性能、抗水性,完整性都比土好的多。岩体的建筑条件比土体优越,土中存在的问题在岩体中则十分微弱

首先:岩石矿物颗粒间具有牢固的连接,岩石的重要结构特征。颗粒连接分为结晶连接和胶结连接,很强的连接力,为“硬连接”。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有明显的抗水性,不会显著软化。土无连接,连接力弱,水胶连接和水连接。松散,软弱,连接力不稳定。抗水性不强,易软化。易容盐类矿物易溶蚀,胶结不良或胶结物为泥质和易溶盐砂砾岩抗水性不好,连接力低。抗水性不好。

其次:岩石强度高,不易变形整体性,抗水性好但存在断层节理等结

构面,使岩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切割,完整性遭到破换,导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变差和不均匀。岩石的结构比土体复杂。岩体内存在微裂隙和缺陷,解理面,破裂面削弱岩石强度,岩块力学性质各向异性。 最后,岩体具有较高的地应力。在地质历史中遭受了地质构造的作用,土体中只存在自重应力。地应力使得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变得复杂。 岩石的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取决于矿物组成及空隙性。亲水性和可溶性矿物以及大开空隙较多时,软化性较强。 软化系数(KR)=岩石饱水抗压强度(σcw)/干抗压强度(σcd) KR越小,岩石软化性强

当KR>0.75,软化性弱,同时抗冻性和抗风化能力强

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质,岩石空隙中的水冻结对岩石产生冻胀力,结构和构造被破坏。反复作用,强度降低。 抗冻系数(Rd)=岩石冻融后干抗压强度(σcd2)/冻融前(σcd1)*100%

质量损失率(Km)=冻融前后岩样干质量之差(ms1-ms2)/冻融前(ms1)*100%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能力。取决于空袭的数量,大小,方向,及连通情况。服从达西定律

岩体: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长期经受建造和改造地质作用,发育结构面,具有明显不连续,非均质,各向异性。具一定结构。

岩体结构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结构面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有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结构体指由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类型: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岩体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

沉积结构面(层理面,软弱夹层,间断面,不整合面)、岩浆结构面(岩浆侵入和冷凝结构面、围岩接触面、原生节理、面理、流线)、变质结构面(残留结构面,重结晶结构面。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片理、面理、片麻理等)

构造结构面:破裂面(断层节理劈理层间错动面)

次生结构面:外力作用(卸荷裂隙风化裂隙,次生夹泥层及泥化夹层) 结构面描述特征:产状、连续性、密度、形态、张开度、充填胶结特征、分级及其特征

软弱夹层:岩体中那些性质软弱,有一定厚度的软弱结构面或软弱带,具有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的特征。重要的为泥化夹层。

泥化夹层:含泥质的原生软弱夹层经一系列地质作用演化而成的,发生在上下相对坚硬而中间相对软弱刚柔相间的岩层组合条件。构造运动产生层间错动,岩层破碎,结构改变,地下水的通道。

泥化夹层特征:1原岩的超固结胶结式结构,变成了泥质散装结构或泥质定向结构2粘粒含量较原岩增多并达一定含量3含水量接近或超过塑限,密度比原岩小4具有一定的膨胀性5力学强度比原岩大为降低,压缩性较大6由于结构松散,抗冲刷能力低,渗透水流作用下,

产生渗透变形。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构造程度加深,结构面越来越复杂,地质背景构造复杂。结构形态又大变小的总趋势

1整体块状结构(整体结构(巨型块状)、块状结构(各种形状块状)) 2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厚板,块,柱状)、薄层结构(板、薄板状)) 3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形态,大小不一,棱角显著)、层状碎裂结构(碎块和板柱状)、碎裂结构(碎屑、大小形态不同的岩块)) 4散体结构(泥、岩粉、碎屑、碎块、碎片)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工程地质意义

岩石质量指标RQD:由金刚石钻进的岩心采取率,评价岩体质量的优劣。定义: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缺陷:不考虑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特征,未考虑岩块性质的影响和因素的综合效应。不能全面反映岩体的质量。

岩石质量指标RQD=本回次大于10cm的岩芯长度/本回次进尺*100% 活动断层(名词解释):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层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潜在的活动断层

活动断层的基本特征1活动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复活运动标志:地震活动和地热流异常等)2活断层的继承性和反复性(活断层继承老的断裂活动的历史而继续发展,现今发生地面断裂的地段过去曾多次反复的发生过同样的断层运动、。活动构造带的古地震震中总是沿活动性断裂有规律分布,岩性和地貌错位反复发生,累积叠加,其中尤以走滑断层最为明显。)3活断层的活动方式(以地震方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率wop。当压实土料的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时,土的压实效果最佳, 土的饱和度都达不到100%,击实曲线都位于饱和曲线的左边,最佳击实效果为饱和度80%左右 土的最优含水率与击实功(击锤重,击锤落距和锤击数的乘积)的大小有关,改变击实功,曲线的基本形态不变,位置随击实功的增大,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说明较大的击实功在较小的含水率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最大干密度,易克服粒间引力。较低含水率达到击实效果 含水率一定时,击实功较小时,土的干密度随击实功的增加而增加,随后随着击实功的增加,干密度增加缓慢,曲线上的拐点为击实功的”临界功“,达到最好效果。土的含水率越小,临界功越大。相当于天然含水率的临界功为”合理功“,不改变含水率,获得较大的干密度 岩石和土的差别: 岩石的力学性能、抗水性,完整性都比土好的多。岩体的建筑条件比土体优越,土中存在的问题在岩体中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