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_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在磨课过程中,同事也是跟我商讨了很多,给了我很多建设性意
见。从六个主题到四个主题,从泛讲到根据设定的主题和线路精讲,目标更明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能做出理想的行程设计。
个人认为还是有很多不足,以后需要注意和改进:
1. 缺乏教育机智:这个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和最后学生作品点评阶段,有些片面性的鼓励,而不能给出中肯的改进意见。 2. 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育是一件值得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如何改正学生的小问题。我在综合实践能力学科上的教学素养还很欠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提高自我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高中课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落脚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具体目标有四个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前三个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自觉参加班团活动、走访模范人物、研学旅行、职业体验活动,组织社团活动,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初步体悟个人成长与职业世界、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根据自身兴趣专长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2)责任担当: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能持续地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区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热心参与
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理解并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问题解决: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纲要》附件1中《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中明确提到了高中阶段有三类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探究活动(12个)”“社会服务活动(6个)”“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9个)”。本节课的主题就是考察探究活动中的第11个《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施》,本节课的设计能很好的达成《纲要》中的三个主要学习目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