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选文来自《语文读本》1《李
文公集》)
注 ①爨(cuàn):烧火做饭。②陴(pí):城上的矮墙。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B.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C.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D.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当其欣于所遇 ..B.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阿母为汝求 ..
C.非若吏人百姓然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于卑幼有慈爱者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②
①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5分) (2)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诗歌选自《语文读本》2) 【注释】①问遗:赠与。②绍缭:缠绕,装饰。③拉杂:堆集。④妃呼狶:妃,悲;呼狶,歔欷。⑤晨风飔:晨风,雉鸡;飔,思。雉鸡常晨鸣求偶。⑥高:同“皓”,东方发白。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B.“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
C.“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在遭遇男子变心后的情感态度。
D.最后两句写女子在阵阵秋风中听到雉鸡的呜叫,从中可看出她彻夜未眠。
12.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经历了不同的情
⑤
⑥
④
③②
①
感变化,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概括。(6分) (三)1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赤壁赋》中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与“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一样的两句是: , 。 (3)《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写女子容颜美丽、婚姻幸福的两句: , 。
第Ⅱ卷 课内文言知识及语言表达题
四、课内文言文知识(共12分)
14.下面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君既若见录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③客有吹洞箫者 ④渺渺兮予怀 ⑤仰观宇宙之大 ⑥甚矣,汝之不惠 ⑦渐见愁煎迫 ⑧寄蜉蝣于天地 ⑨相与枕藉乎舟中 ⑩还必相迎取 A.①⑦/②③/⑤⑥/④/⑧⑨⑩ B. ①⑩/②⑦/③⑤/④⑥/⑧⑨ C. ①⑦/②④/③⑤/⑥⑩/⑧⑨ D. ①⑩/②⑦/③⑤/⑥/④⑧⑨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项是(3分)
A.舞幽壑之潜蛟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淇水汤汤,渐车维裳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或取诸怀抱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7.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驾车的人。如《鸿门宴》中的樊哙。 B.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在《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里指代有学问的人。 C.古代纪年的方式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兼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属于干支纪年法。
D.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别人为之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中“既祖,取道”。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文化自信,是秉持对中华文化的礼敬、继承、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基本立场和态度。它首
先来源于博大精深的、________的中华文明,是那种融入民族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灵魂和基因的文明。其次来源于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时,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________的艰苦奋斗。第三个来源,是在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后,特別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形成、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立得起来,关键在于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________。还要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在中华民族遭受外部势力欺凌的历史背景下,相当部分中国人产生的文化自卑、文化虚无的极端思想导致的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本土文化的全盘否定。另一个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人中产生的文化自负。只有我们努力恢复和加强中华文化曾经有过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吐故纳新,________,这样的文化自信才会表现出一种“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傲”的新格局,( )。
总而言之,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培育全体国民健康的文化心理,坚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跨越时空,超越国度,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之路。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渊源流长 救亡图存 推陈出新 集思广益 B.源远流长 存亡继绝 标新立异 博采众长 C.源远流长 救亡图存 推陈出新 博采众长 D.渊源流长 存亡继绝 标新立异 集思广益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哪一个立不起来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因为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B.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和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C.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立得起来,关键是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D.无论哪一个立不起来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因为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造成的。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文化就会是一种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力的伟大文化 B.一种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力的伟大文化就会诞生 C.一种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力的伟大文化就是这样的文化 D.我们的文化才会成为一种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力的伟大文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