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和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和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3:17:15

………精品文档…推荐下载……….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 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 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赵区域与少数民族地区接壤,多次被外族侵犯,主体是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其文

化具有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的特点。

B.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是“慷慨悲歌”,燕文化和赵文化有着各

自不同的历史来源和相同的文化特征。

C.燕太子丹精诚,荆轲侠义,两人精神契合,共同谋划刺杀秦王,这标志着燕地文化的

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定格于此。

D.“慷慨悲歌”是经济文化落后,政治地位低下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情结,这种情结经

历撞击、逆转、升华,最终成为一种性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特征,因此燕赵区

域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B.燕丹与荆轲的关系,荆轲与高渐离的关系,都体现了对“知己”“知音”的观念认同,

这种观念是“慷慨悲歌”产生的机制。

C.曹操和高适等诗人或是慷慨悲歌,或是临风怀古,其诗作使燕赵文化达到历史认同的

高潮,成为燕赵文化永恒的意象。

D.“慷慨悲歌”获得了历史认同,战同时期就存在,明清时期依然存在,已经成为燕赵

区域稳定、悠久、独有的文化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国能真正形成鲜明文化特征的地域并不多,燕赵区域形成了“慷慨悲歌”的文化特

色,是值得我们燕赵儿女骄傲的。

B.“慷慨悲歌”文化的发展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其特点对我们了解北

方的经济文化都会有所帮助。

C.燕赵侠士轻生重义,《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明知“一去不还”还是执意刺秦,说明燕

赵文化不重视生命,更重视精神。

D.燕赵文化有其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流弊,作者推崇古人“风教”,主张

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波兰布热金卡电】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②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所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③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④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

⑤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⑥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⑦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⑧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⑨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 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⑩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有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今的布热金卡景象秀丽美好,作者却说“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可见对布热金卡

的反感、厌恶,他期望这里“永远没有阳光”。

B.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的地狱,它在离奥斯维辛城几英里的地方,在二战期间,它们共

同组成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最大的杀人工厂。

C.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的叙写中将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他冷静 、客观地介绍事实,不

掺杂任何个人情感,用事实本身的力量打动读者。

D.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与标题和首段的内容看似重复,实则遥相呼应,既突出了文章的

主题,又使文章显得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5.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写道:“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你怎么理解?既

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4分)

6.文中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而是侧重描写了前来参观的人们的表现。

请问作者描写参观者使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②二十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 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 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推荐下载……….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