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7课《保护土壤》优质教案
喷撒农药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向土壤环境中投入或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现象。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施用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及施药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虽然土壤自身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当进入土壤的农药量超过土壤的环境容量时就会形成土壤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总之,土壤农药污染的危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农作物的影晌 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 9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对人畜健康的影响 其他影响
土壤中残留的农药还会使土壤的物理性状发生改变。养分不均匀,最终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长期受农药影响,最终会使土壤明显酸化。此外,还会使土壤受重金属污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当土壤中的残留农药通过影响某种生物的数量从而影响了当地的生物链就会严重影响环境。比如农药通过稻穗使鸟类数量大减从而使田鼠数量剧增,并进一步影响当地植被物种,破坏环境。除此之物(污水)的任意丢弃排放造成
[2]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 。
抛撒垃圾
一、侵占土地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土地且不易降解,如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壤渣土化 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 10
三、土壤的酸碱性发生改变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比如苹果的土壤pH 值适宜范围为 5.3~8.2,最适范围为 5.4~6.8。当土壤pH值超出最适范围,随着pH值的增大或减小,植物生长受阻,发育迟缓。 四、土壤的营养成分改变及重金属超标等 一方面影响农作物生长。如土壤过量重金属污染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
另一方面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