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②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吹灭蜡烛时吹出的风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①铁制大勺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
②由于分子是运动的,饭菜的香味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人在在客厅就能闻到香味;米饭中主要含有淀粉,它属于糖类,红烧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和油脂,花生米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水煮鱼、牛肉汤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水和少量无机盐,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摄入的营养素种类要全面均衡、适量,上述午餐中缺乏维生素; (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洁精洗掉餐具上的油污.
故答案为:(1)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①导热;②分子在不断运动;维生素;(3)乳化.
11.如图中A、B分别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该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O2﹣ . (2)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cd (填字母). a.8 b.10 c.11 d.12
(3)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硫化铝 . 【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解答; (2)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根据化合物名称的读法写出其名称即可.
【解答】解:(1)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氧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故填:O2﹣;
(2)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是大于10 的数字,观察选项,故填:cd;
13
(3)A中x=13,则A是铝元素,该结构示意图是铝离子,B是硫元素,形成的是硫离子,故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铝.
答案:(1)O2﹣;(2)cd;(3)硫化铝.
12.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铁架台 .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选填序号,下同).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C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5)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4→3→1→2 .
②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6M: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得到纯净、干燥
14
的CO2,要先除杂质再干燥,并且都是长进短出;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故答案为:铁架台;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C;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要先除杂质再干燥,并且都是长进短出;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4→3→1→2;CO2+Ca(OH)2=CaCO3↓+H2O;
三、推断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
1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图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3 种. (2)C的化学式为 Fe ;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uO(4)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 稀硫酸过量 .
(5)写出反应③中体现金属单质A比C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
Cu+H2O .
15
【分析】根据A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所以C为铁单质,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D为硫酸亚铁,无色气体E为氢气,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A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所以C为铁单质,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D为硫酸亚铁,无色气体E为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1)图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都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有3种; (2)通过推导可知,C是Fe;
(3)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4)铁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所以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稀硫酸过量,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
(5)反应③中体现金属单质A比C活泼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1)3; (2)Fe; (3)H2+CuO(4)稀硫酸过量; (5)Fe+CuSO4=FeSO4+Cu.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Cu+H2O;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