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春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谋学网www.mouxue.com
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宋人三十六字母中有两组唇音声母:“幫滂並明”和“非敷奉微”,而隋唐时期以前只有“幫滂並明”一组,这种现象清代学者归纳其为( )。 A. 古无舌上音 B. 古无轻唇音 C. 照二归精 D. 娘日归泥 正确答案:B
2. ( )是指行文中在几个意思相同的地方变化用字的一种表达方式。 A. 互文 B. 连文 C. 变文 D. 省文 正确答案:C
3. 根据许慎的“六书”,“日”、“月”属于(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正确答案:A
4.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 睡:打盹—睡觉 B. 臭:气味—臭味 C. 恨:遗憾—仇恨 D. 涕:眼泪—鼻涕 正确答案:B
5. 许慎的“六书”解释中“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对( )所作的解说。 A. 象形 B. 指事 C. 形声 D. 转注 正确答案:C
6. 汉字属于( )体系的文字。 A. 表音 B. 表意
C. 表音兼表意
谋学网www.mouxue.com
D. 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正确答案:B
7. “大夫不得造车马。”采用了( )表达方式。 A. 互文 B. 连文 C. 变文 D. 省文 正确答案:B
8. 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的韵叫做( )。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仄声韵 正确答案:A
9. “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 A. 连词“和” B. 介词“和” C. 动词“参与”
D.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欤” 正确答案:D
10. 《广韵》全书共有( )韵。 A. 201 B. 202 C. 204 D. 206
正确答案:D
11.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正确答案:C
12. 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为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的音律和谐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在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关于平仄分类正确的是( ) A. 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 B. 平声指平,上去入声为仄。 C. 平上去声为平,入声为仄。
D. 平声和去声为平,上声和入声为仄。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谋学网www.mouxue.com
D.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正确答案:B
14.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采用了( )表达方式。 A. 互文 B. 连文 C. 变文 D. 省文 正确答案:A
15. 《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字法,按所收字的字形,分为( )部。 A. 540 B. 500 C. 240 D. 340
正确答案:A
16.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释词义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 A. 《说文解字》 B. 《尔雅》 C. 《切韵》 D. 《广韵》 正确答案:B
17. 根据许慎的“六书”,“武”、“信”属于(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正确答案:C
18.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 )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A. 小篆 B. 甲骨文 C. 金文 D. 楷书 正确答案:A
19. 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对( )所作的解说。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假借 正确答案:D
20. 根据许慎的“六书”,“上”、“下”属于( )。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谋学网www.mouxue.com
D. 形声 正确答案:B
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互文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包括了汉代毛亨作的《传》,郑玄作的笺,唐孔颖达作的《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以塞音收尾的韵叫做入声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甲骨文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记录了大量上古汉语的、比较早期的汉字。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古注破读,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曰”,有时也用“读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连文是指相对的两句话或并列的两个词组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参互言之、文意相备的情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