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年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回答1~3题。
时间 工业化前(1750-1800) 1958年 1990年 1998年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
单位:体积分数×10
1.在近40年时间里,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年增加速度分别为( C ) A.35×10、10×10 C.45×10、1.1×10
-6
-6
-6
-6-6
含量 280 315 353 360 B.45×10、10×10 D.45×10、2×10
-6
-6
-6-6
2.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C )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3.联系上表可知,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C ) A.自然原因造成 B.人为原因造成
C.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D.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起主要作用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速度。CO2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2018·天津五校联考)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2019年
4.此地( C )
A.雨热不同期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典型水果为香蕉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1月气温在0℃以下,7月气温在25℃以上,冬冷夏热。根据降水量逐月累积曲线可知7、8月增加很快,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即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水果为苹果等。
5.该地河流( A )
A.有结冰期 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化 C.夏季含沙量最少 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
【解析】 由最冷月气温小于0℃可知该地河流有结冰期,径流量与降水有关,夏季流量大,含沙量大,夏汛明显。
2017年冬季,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普降大到暴雪,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地区也迎来罕见的洪水,而中国却长期不降雪出现暖冬。随着全球不断变暖,我们会在中纬度地区见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冷事件,而在较高纬度的地区则会经历一些极端暖事件。据此回答6~7题。
6.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C ) A.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将南移 B.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解析】 由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出现增多,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气温升高使微生物的分解加快,使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
7.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别是( B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遭砍伐;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森林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
D.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减少水库修建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以及森林大量被砍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保护森林是缓解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选B。
二、综合题
8.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年均气温将升高2.7℃,年均降水量将增加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北疆年平均
1967~1976 187.8 1977~1986年 192 1987~1996年 229 2019年 降水量(毫米) 南疆年平均 降水量(毫米) 材料二 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阿克苏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材料三 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
博斯腾湖的水位 和面积的变化
(1)根据上述资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__
(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__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__ (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
__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率增加。__建议在山区多建水库,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言之有理即可)。
综 合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质检)英国诺福克郡夫妇简·阿彻与克里斯·卡廷1987年花了2万英镑在海边买下一套三居室房屋。房屋面朝大海、安静舒适,本应随房价上升趋势升值。但房产评估师近期对这处房屋评估后却告诉他们,受某种因素影响,这套房子面临被淹危险,目前仅值1英镑。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所提及的“某种因素”是指( C ) A.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D.酸雨危害
1986~2000 年的水位变化 上升了4米多(越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1986~2000 年的面积变化 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 21世纪60 ~80年代 71.1~73.3 21世纪 90年代 84.42 66.4 73 95 2.你认为材料中房子被淹,目前仅值1英镑的主要原因是( C ) A.植被的破坏
B.大气中氟氯烃的含量大大增加
2019年
C.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大量S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解析】当前危害人类生存的最重大问题是全球变暖,它和人类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关系密切。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4.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B ) A.澳大利亚 C.北非
B.西亚 D.中亚
【解析】 第3题,区域判断是解题关键,由图中图例读出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变化特点,得出结论。第4题,在几个地区中,西亚是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说明降水量增幅最大。
(2018·东北三省四校检测)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A )
A.地质时期的冰期 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 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6.与现在相比,该时期( D )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 B.海洋上部分岛屿消失 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 D.山地针叶林上限海拔较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