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净水厂技术改造可行性报告
氯甲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4)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以及在流程中尽量利用高差,以期最大限度地节能。
3.方案的工程投资为116.39万元,鉴于本项目为该校的生活配套工程,本可研未对项目作内部收益率、动态回收期及不确定因素分析等财务分析。
第二章 净水厂现状、改造规模及总工艺流程
第一节 净水厂现状
XXX净水厂建于1979至1980年,主要构筑物及处理能力如下: (1)取水泵站:位于XXX,取水能力为110M3 /h。
(2) 沉清输水站:位于xxx处。该站的水处理构筑物主要有:加药池、混合槽、反应池、沉淀池、吸水池及泵房,设计处理能力为90 M3 /h,实际日供水量约为1200 M3 。
(3)过滤贮水站:位于XXX校内,处理构筑物主要有:金属过滤罐、消毒池、清水池、水塔、提升水泵及二级泵站等,贮水能力1000 M3,其中金属过滤罐和消毒系统已于89年报废停用。
(4)输水管线:XXX从龙门镇的取水泵站及沉清输水站敷设了19公里长的输水管线至校内的过滤储水站,其输水管线主管径为Dn200。
由于XXX净水厂建成时间较早,加之建设之初工程仓促上马、工艺处理流程不尽完善及处理手段落后等因素,再加之过滤贮水站处理构筑物过于简单,系统运行时,金属过滤罐和加药装置无法正常运行(已报废停运数年),造成供水水质严重下降,大大超过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该净水厂的供水水质情况详见附件三。其中,水质指标严重超标的如下表所示。(表2-1)
水质指标严重超标一览表
表2-1 序号 1 2 3 4 5 6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校净水厂的供水水质超标情况十分严重。再加上近年来学校发展较快,师生人数由原有的2000余人增加到3500余人,使该校净水厂的贮水能力、供水设备与用水人数相比不配套,该校只得长期采用定时供水制度,严重影响到该校全体师生的生活学习。
鉴于上述原因,对该校净水厂的改造已势在必行,必须完善净水处理流程,增加贮水能力和提高供水水量及供水水质,使改造后的净水厂的供水水质满足国家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达到全天均衡供水的目的。
检验项目 色度〔O〕 浊度〔O〕 肉眼可见物 余氯〔mg/L〕 细菌总数〔个/ml〕 大肠菌群〔m.p.n/l〕 管网水 清水池水 检测性质 16 10 微黄色 <0.01 268 24 16 10 微黄色 <0.01 198 24 抽检 “ “ “ “ “ 第二节 改造规模
XXX净水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述:
(1)供水水质严重超过国家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
求。
(2)供水水量较小,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要求,只能采用定时供水的方式供水。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处理工艺流程不完善。 (2)水处理手段落后。
(3)水处理构筑物过于简易,无法正常运行。
为从根本上解决XXX净水厂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室与XXX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见附件一)和该校就此工程项目的《委托书》(见附件二),在本次技术改造中,考虑完善该校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重新设计和配套水处理构筑物。其技术改造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按XXX净水厂的供水水质超标情况,重新确定净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增加必要的过滤和消毒设施,以保证供水水质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规定的居住区生活用水定额,四川省属第五分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50~200L/人.d,按XXX现有师生人数,考虑到时变化系数以及不可预见的因素,XXX最高时用水量为177 M3 /h,平均时用水量88 M3 /h。而XXX净水厂现有清水池两座,有效容积合计为1000 M3 (700 M3 、300 M3 清水池各一座),最大供水能力仅为90 M3/h,远远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要求,目前只得采用定时供水制度,给全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因而本次技术改造必须增大XXX净水厂的贮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根据该厂的现在的具体情况和《任务委托书》的要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