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5:22:35

5、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看来我们对什么是农产品,什么是工业品已经了解了,那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农产品有什么特征?工业品有什么特征?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幻灯片出示问题)同学们可以跟你的伙伴探讨一下,然后每小组派个代表说给大家听。

小组内开始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讨论完毕,各个小组出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说出农产品特征:农民伯伯生产出来的,工业品是工人叔叔生产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

师:刚才大家说出了好多物品,这些物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如果离开它们就无法生存。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发挥了他们的智慧,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板书:劳动人民生产出来的)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一要求,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吃穿用各种物品的名成,再给生活用品找“老家”。 同时加以分类(农产品和工业品),根据学生初步感知吃穿用物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吃穿用的来源,并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加深对吃穿用物品来之不易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

(二)、给物品找“老家”

师:今天老师能来这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真的很高兴。我遇到了一群聪明、可爱、能干的小朋友。再来之前呀,有几个朋友非要和我一起来,因为他们有很急的事情要请教大家。那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想请大家告诉他们。大家欢迎他们吗?(生答)

1、看来大家很欢迎我的朋友,下面我就请出我的第一个朋友。(出示铅笔)

我这个朋友大家认识吗?那下面就请你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 生1:铅笔是从商店里来的。 生2:铅笔是从铅笔厂来的。 生3:铅笔是由木材和石墨加工成的。 请生3讲讲理由。

师:噢,原来我的朋友的老家是木材和石墨呀,你懂得真多,真了不起。你帮我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很高兴。

2、我们再请出我的第二个朋友吧。(出示西红柿)大家能不能告诉它是从哪里来的?

生答(来自农村、农民种植出来的)

3、看着前两个朋友的问题很快解决了,我的第三个朋友非常着急啊,(出示衣服)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1:是从服装厂来的。 生2:是从纺织厂来的。

生3:我觉得这件毛衣是从羊身上来。

师(惊讶)问:为什么这件毛衣是从羊身上来?

生3:从羊身上剪下羊毛,送到纺织厂加工成毛线,再织成毛衣。 师:你的回答太精彩了。我的第三个朋友也终于找到了老家。 同学们,你们真棒,给我的三个朋友都找到了老家,他们非常高兴,让我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4、通过刚才给铅笔、西红柿、毛衣找老家,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总结出:我们生活中的有些物品直接和农业生产有关,比如西红柿、鱼、肉等;有些物品直接和工业生产有关,比如自行车、电视机、汽车等;还有些物品的老家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两个过程,比如毛衣、被褥、罐头等。

(设计意图: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观察、认识吃穿用来之不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农产品,在班上介绍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

2.小结并过渡:是的,由于地区不同,气候就不同,所以农业的内容也不同。下边去听听橘子和苹果的对话吧。你会更明白自然条件对农产品的影响了。

3、找两个学生扮演橘子和苹果进行对话。

4、师生共小结:农业生产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农产品种类也不同。那咱们这个地方有哪些农产品呢?

教师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农谚,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会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5.激励学生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广告。 6、畅想:

(1)、未来的农业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尽情的畅想。老师适当点拨和鼓励、激趣。)

(2)、如果你长大以后是个农业工作人员,你准备怎么做?(可以讨论、交流再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吃穿用哪里来。(师:哪里来的)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

来的

我知道了什么是工业品什么是农产品。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五、作业

师:下节课我们要一起去了解农业生产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我们当地都有哪些农产品,选择一种农产品,了解它的种植过程。(幻灯片出示)

板书设计

吃穿用哪里来

缺不了

吃穿用 要爱惜

来不易

教后反思:

吃穿用哪里来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围绕这一目标结合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出行、学习、工作又需要什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然后出示课件(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品图片),让学生认一认,分一分。使学生对农产品、工业品有个初步印象后进行分类即(种植、饲养、捕捞为一类,工厂加工为一类),揭示什么是农产品和工业品,并引入本地产品,外地产品,进而揭示农产品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产品种类也不同。最后通过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和生活用品,做到勤俭节约。认知目标、行为目标均得到落实,完成了教学任务。

不足: 常言说的好,实践出真知,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觉得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下面简单做一下反思:

1、各知识点落得不实,不透。如:为什么不同地区产品不同,应让学生具体展开讨论,怎样受气候、地形、土壤的影响。

2、了解当地水稻种植过程时,最好放个录像,从时间上,每天从早到晚、从春到秋经历的季节来体会其艰辛。再从劳动的强度上,细致上,以及天气的冷热程度上进行体会。结合父母每天一身泥土一身汗水等生活场景深入了解一粒粮食一滴汗、爱惜粮食记心间的道理。

搜索更多关于: 《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看来我们对什么是农产品,什么是工业品已经了解了,那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农产品有什么特征?工业品有什么特征?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幻灯片出示问题)同学们可以跟你的伙伴探讨一下,然后每小组派个代表说给大家听。 小组内开始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讨论完毕,各个小组出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说出农产品特征:农民伯伯生产出来的,工业品是工人叔叔生产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 师:刚才大家说出了好多物品,这些物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如果离开它们就无法生存。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发挥了他们的智慧,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板书:劳动人民生产出来的)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一要求,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吃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