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疫学习题集
2.特异性免疫不具有下列哪项? ( ) A. 生后获得 B. 无遗传性 C. 有针对性 D. 较非特异性免疫出现早 3.B1细胞主要存在于:
A.腹膜腔和派氏集合淋巴结中 B.肠道固有层和派氏集合淋巴结中
C.腹膜腔和脾脏中 D.扁桃体和腹膜腔中 E.肠道固有层和腹膜腔中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属于固有免疫细胞的是
A. B1细胞 B. γδT细胞 C. αβT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2.关于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可通过直接接触和ADCC B.杀伤作用主要是非特异性的
C.抗感染免疫效应发生于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建立之前 D.在抗病毒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
E. 通过释放毒性蛋白穿孔素和颗粒酶致细胞裂解或凋亡 三、名词解释
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 2.模式识别受体(PRR) 四、问答题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B淋巴细胞
[学习要求]
1、掌握T细胞各亚群的特性、生物学作用及B细胞的功能。 2、熟悉T 、B细胞表面分子的种类及其功能。 3、了解T 、B细胞的分化发育 一、是非题
1.在胸腺中巨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而成T细胞。
2.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具有特异识别Ag的受体。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FcγR的功能不包括
A.介导巨噬细胞的ADCC B.调理吞噬
C.清除免疫复合物
D.介导NK细胞的ADCC 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2.下列哪项不属于B细胞分化抗原?
A.CD8 B.CD19 C. CD81 D. CD21 E. CD40 3.成熟的TH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ACD3+CD8+CD4- B.CD3+CD4+CD8- C. CD3+CD8+CD4+ D.CD3+CD8-CD4- E. CD3-CD8-CD4-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教学要求]
1、掌握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种类;掌握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B细胞提呈抗原的基本特点。
2、熟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B细胞对外源性、内源性抗原的提呈机制。 3、了解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发育、成熟及其迁移过程。 一、是非题
1.淋巴结中有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提呈抗原
2.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促进T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3.内源性抗原经APC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B细胞不同于其他APC之处在于对( )的有效递呈。 A.高浓度抗原 B.低浓度抗原 C. CD抗原 D.内源性抗原 E.自身抗原
2.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最强的DC是
A.成熟DC B.前体DC C.未成熟DC D.迁移期DC E.骨髓内DC 3.属于专职性APC的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 B淋巴细胞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二、名词解释
1.抗原提呈 2.APC
第十二章 适应性免疫
[学习要求]
l、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过程(三个阶段);掌握T细胞、B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T细胞激活过程中关键性膜分子;掌握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不同;掌握效应性T细胞的主要免疫效应。
2、熟悉T细胞、B细胞的活化基本过程。
3、了解T细胞、B细胞活化过程中免疫信号在胞内的传递机制;黏膜免疫应答,固有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主要特征比较。 一、是非题
1.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不需要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IL-2受体可表达在活化的T H 细胞膜表面。
3.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一般都表达MHC-Ⅱ类抗原。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Thl细胞激活Mφ可通过 A.诱生IFN-γ等Mφ活化因子
B. CD40L与Mφ表面的CD40结合向Mφ提供激活信号 C.与Mφ提呈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可诱导 Mφ激活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2.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A.CTL细胞与肿瘤细胞 B.活化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 C.Th细胞与B细胞 D.巨噬细胞与Th细胞 E.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与初始T细胞相比,记忆性T细胞再活化时 A.更易被激活,相对较低浓度的抗原即可
B.对协同刺激信号(如CD28/B7)的依赖性较低 C.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 D.对细胞因子作用的敏感性更强 E.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2. 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
A.需要抗原预先刺激B.需要抗体参与 C.杀伤作用具有特异性 D.杀伤靶细胞的同时,自身也被破坏 E.受MHC限制 二、填空题
1.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免疫记忆的基础是因为产生了________。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第十四章 免疫调节
[教学要求]
l、掌握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独特型网络、整体及群体水平免疫调节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机制;独特型网络学说。
3、了解各调节因素的作用机制机理;中医药的免疫调节研究现状。 一、是非题
1. FN-γ是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 2. IL-4是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
3.抗BCR可变区抗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为独特型免疫网络调节 二、填空题
1.免疫调节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水平。 2.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方面。 四、问答题
1.试述Th细胞的漂移。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学习要求]
l、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
2、熟悉免疫耐受的医学意义(先天免疫耐受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3、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与表现;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 一、是非题
1.胸腺依赖性抗原能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耐受有高度特异性诱生过程。 二、填空题
1.根据其形成的机制和发生的场所,免疫耐受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诱导耐受的抗原剂量,免疫耐受可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3.口服抗原可出现________现象,根据这一机制可通过________来治疗自身免疫病。 三、问答题
1.试比较免疫耐受、免疫抑制与免疫缺陷。 2.简述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各有哪些特点?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教学要求]
l、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掌握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临床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2、熟悉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
3、了解临床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治 一、是非题
1.抗体可以参与各型变态反应过程。 2.组织胺参与I型、Ⅲ型变态反应。
3.在速发型变态反应中,引起速发相的主要介质为组织胺,白细胞三烯。 二、填空题
1.按照Gell的分类,四型超敏反应又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 I型超敏反应的参与细胞有 和______等。 四、名词解释
1.变应原 2.超敏反应 3.迟发型超敏反应 4.Arthus反应 5.脱敏疗法 五、问答题:
1.简述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其本质。
第十八章 免疫缺陷病
[学习要求]
l、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一般特征。 2、熟悉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则。
3、了解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了解AIDS发病机制与免疫学异常表现 一、是非题
1.HIV感染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与CI INH过多有关
3.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易发生胞内寄生微生物感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