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琵琶行导学案 - 老师版
(2)深层原因:
3、“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琵琶女 白居易 昔
名动京师 今
漂沦憔悴 发出感慨:
4、探究本文主旨
提问: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明确:
追问:作者为一个身份卑贱的歌女作诗,表达了其什么深沉用意(诗歌主旨)? 明确:
二、理解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谁解风物情
提问:请问景物描写有几处?各有什么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江边送客的环境 如画的意境 凄凉愁惨的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景象.茫茫江水溶溶月色,离愁别绪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音乐演奏结束时的寂静的环境,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独守空船的环境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小结:风物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巩固提升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n) 贾人(ɡǔ) 六幺(yāo) 迁谪(dí) B.转轴(zhóu) 拨弦(xián) 幽咽(ya) 花朝(zhāo) C.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 信手(xìn) 虾蟆陵(há) D.慢捻(liǎn) 荻花(dí)
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
5
2.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3.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 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
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 4.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