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试卷】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七月月考(解析版)
C、“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故C项正确;
D、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故D项正确; 故选B。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 L 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4NA
B. 7.8 g Na2O2分别与过量的CO2和过量的S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2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丙三醇(甘油)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 D. 向含0.1 mol Na2SiO3【答案】A
-4
【详解】A. 常温下,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10mol/L,所以,1 L
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生成的H2SiO3胶体中胶粒的数目为0.1NA
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4NA,A正确;
B. 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分别与过量的CO2和过量的SO2充分反应,分别生成Na2CO3和Na2SO4,生成Na2CO3时,只有一半的O22-被还原为-2价,生成时Na2SO4,所有O22-均被还原为-2价,故转移的电子数目分别为0.1NA和0.2NA,B不正确;
C. 标准状况下,丙三醇不是气体,故无法计算2.24 L丙三醇(甘油)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C不正确;
D. 向含0.1 mol Na2SiO3的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生成H2SiO3胶体,由于胶体粒子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故无法确定胶粒的数目,D不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是A,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B和D两个选项。要注意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发生的是歧化反应,只有一半的过氧根被还原,另一半被氧化为氧气,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过氧根全部被还原。胶体粒子不是小分子,而是许多分子的聚合体。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别
B. 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苯、乙酸、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 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B 【详解】A.
5
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的的和
不能,故
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别和,A正确;
B. 甲苯分子由苯环和甲基两部分组成,甲基中的原子不能全部共面,故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不正确;
C. 苯可以发生卤代、硝化反应;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这些反应均为取代反应,故其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 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分别为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D正确。 综上所述,叙述不正确的是B,故选B.
9.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
B. “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C. “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C D. 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数【答案】C
【详解】A.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吸入”CO2时,根据图示,钠变成了钠离子,被氧化,钠箔为负极,故A错误;
B.“呼出”CO2时,是电解池,电解池中,阳离子向有机移动,Na+向钠箔电极移动,故B错误;
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吸收的CO2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有1/3转化为C,正
+—
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 +C,故C正确;
0.75 mol
D.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2Na2CO3 +C-4e—=4Na++3CO2,每“呼
6
出”1mol CO2,转移电子数为故选C。
4mol,故D错误; 310.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 (含Na2CO3) 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
B. 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份O2、CO2 C. 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
D. 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 【答案】D
【详解】A、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Q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量筒Ⅱ中排水测氧气的量,进而计算过氧化钠的量,A正确; B、根据A中分析可知B正确;
C、测定气体的总体积是利用Q气球的膨胀将瓶中的空气挤入右边进行排水量气,所以必须关闭K1、K2,打开K3,C正确;
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还要再打开K2,才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原因是不打开K2体系是密闭的,气球体积无法减小,D错误。 答案选D。
11.有机物X、Y的转化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转化为Y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
C. Y分子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5种 D. X、Y分子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7
【答案】C
【详解】A. X转化为Y的反应中,双键断裂生成苯甲酸,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正确; B.
与Y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 Y分子()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分别在苯环的2、3位取代,2、
4位取代,2、5位取代,2、6位取代,3、4位取代和3、5位取代,C不正确; D. 苯环有12原子共面,—COOH和HCOO—中4原子可能共面,故X、Y分子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故选C。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Ba2+、K+、HCO3-、NO3-
B.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Ca2+、Ba2+、Cl-、HCO3- C. 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Ba2+、Cl-、Fe3+、NO3- D.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Al3+、Cu2+、SiO32-、CH3COO- 【答案】A
2++--【详解】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Ba、K、HCO3、NO3等4种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
10-13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酸或碱应,可以大量共存;B. 由水电离出的c( H)= 1×
-的抑制,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显碱性,HCO3既不能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也不能存在于
碱性较强的溶液,B不正确;C. 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强碱
-3+
性,在酸性条件下NO3有强氧化性,与铝反应不生成氢气,在碱性条件下Fe不能大量存2+3+2-在,C不正确;D. Cu可以使溶液呈蓝色,Al与SiO3不能大量共存,D不正确。本题选
A。
13.厌氧性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导致铁腐蚀的一种菌种,其腐蚀原理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