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 负 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 三级 3.α-螺旋、β-折叠、β-转角 4.碱基 磷酸 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 B 4.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五、简答题
1.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 RNA: 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 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等。
3.比较DNA 和RNA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 的碱基为A、T、G、C;而RNA 的碱基为A、U、C、G; (2)构成DNA 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 的戊糖为β-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 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 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 立体专一性 2.酶蛋白 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D EK 五、简答题
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相邻活细胞的原生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一个整体,也叫内部空间。
2.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也连成一体,也叫外部空间(自由空间或无阻空间)。 3.指由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所组成连续的膜系统。
4.指由单层膜包裹的小颗粒,内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根据是否含有底物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5.细胞质中存在的纤维状无膜结构的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并相互联结成主体的网络,对细胞起支持作用,所以叫细胞骨架,也叫微粱系统。
二、填空题
1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2.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3.运输囊泡 扁平囊泡 分泌囊泡 4.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5.蛋白质 6.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 7.液泡 叶绿体 细胞壁 8.不饱合脂肪酸 9.水膜 电荷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四、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C 4.BD 五、论述题
1.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
答: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包被,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上有ATP酶;腔内有无色透明的基质。
功能: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结构:双层膜包被。腔内有类囊体垛叠的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由基质片层连接,类囊
体片层是光反应的场所;基质无色透明(暗反应的场所)。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2.简述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结构、功能。
答:内质网:结构:由单层膜构成的囊腔系统,分为粗造型内质网(表面含有核糖体)和光滑型内质
网(表面无核糖体)。
功能:物质的合成(合成蛋白质、脂类物质) 胞内或胞间物质的运输、信息的传递等。
合成成壁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3.简述微管与微丝的结构、功能。
答:微管:结构:由微管蛋白(球蛋白)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功能:是细胞骨架结构,维持细胞形状; 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壁的形成; 参与细胞运动和物质运输。
微丝:结构:由肌动蛋白丝构成的多聚体,呈丝状。 功能:参与胞质运动;参与物质运输。 五、论述题
1.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与其生理代谢的关系。 答:原生质是亲水胶体。
当细胞含水量多时,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细胞代谢旺盛,但抗逆性较弱; 当细胞含水量少时,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细胞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势即相同温度下一个系统中一偏摩尔容积的水与一偏摩尔容积纯水之间的自由能差数(Ψw)。 2.由于细胞亲水性物质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Ψm)。 3.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由于静水压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Ψp)。 4.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Ψs)。
5.又称结合水。与细胞组分(原生质胶体颗粒)紧密结合而不能自由活动的水。 6.未与细胞组分相结合(距原生质胶体颗粒较远),能自由活动的水。 7.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水势较高的区域向水势较低的区域运转的作用。 8.原生质及细胞壁组成成分中亲水性物质吸水膨胀的作用。 9.依靠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l0.从未受伤的植物叶片尖端或叶片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叫吐水。 11.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
12.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4.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表示。
15.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蒸腾失水量与其干物质积累量的比值,一般用产生1克干物质所需散失的水量克数表示,又称需水量。
16.气体分子通过小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的现象。 17.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一般说来,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18.又称蒸腾拉力——内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19.
19.指植物生活周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
20.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跨膜通道蛋白,也叫水通道蛋白。 二、填空题
1.Ψm + Ψs + Ψp 两个细胞间水势差 2.根压 蒸腾拉力 蒸腾拉力 3.不变(吸水与失水达动态平衡)其水势等于零 4.自由水 束缚水 自由水/束缚水 自由水/束缚水 5.伤流 吐水 6.Ψs Ψp 零 压力势 零 7.小孔扩散原理 8.小 旺盛 弱 9.吸胀作用 渗透作用 渗透性 10.质壁分离 细胞质膜 原生质 液泡
-l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