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山东省枣庄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解析】 【详解】
A.“轨道”2Px与3Py分别属于第二电子层和第三电子层,不同电子层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二者的能量不同,故A错误;
B.所有的p轨道均为纺锤形,所以“轨道”2Px与3Py均呈纺锤形,故B正确; C.不同电子层上的电子,其自旋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在三维坐标中,“轨道”2Px在x轴方向伸展,3Py在y轴方向伸展,则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Ba2++OH-+NH4++SO42-=BaSO4↓+NH3·H2O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Cu2++2Cl-+2H2O
Cu(OH)2↓+H2↑+Cl2↑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该反应不符合正确配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NH4++SO42-=BaSO4↓+2NH3?H2O,故A错误;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CuCl2溶液时,阴极上Cu2+放电能力大于H+,阳极上氯离子放电,所以电解氯化铜本身,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Cl-
Cu+Cl2↑,故B错误;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Ca2++3ClO-+H2O=CaSO4↓+2HClO+Cl-,故C错误;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故D正确; 答案选D。
1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Y为金属元素,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沸点:XW2>Y2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X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则X处于ⅣA主族,W处于Ⅵ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C元素、W为S元素;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相等,即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又由于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只能为IA、ⅤA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则Y为Na、Z为P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X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则X处于ⅣA主族,W处于Ⅵ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C元素、W为S元素,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相等,即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又由于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只能为IA、ⅤA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则Y为Na、Z为P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Y(Na)>Z(P)>W(S)>X(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故A错误;
B.W分别与X、Y形成的化合物为CS2、Na2S,CS2为共价化合物,Na2S为离子化合物,则沸点:Na2S>CS2,故B错误;
C.X、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碳酸、磷酸,碳酸酸性比磷酸弱,故C正确;
D.非金属性Z(P)<W(S),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氢化物稳定性PH3<H2S,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CuBr(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实验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如图所示。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将M中的浓硫酸换成70%的H2SO4,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试剂为______(填化学式)。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能说明B中反应已完成的依据是_____。若B中Cu2+仍未完全被还原,适宜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填标号)。 a.液溴 b.Na2SO4 c.铁粉 d.Na2S2O3 (4)下列关于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可以不紧靠烧杯壁
b.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c.滤纸边缘可以高出漏斗口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率
(5)洗涤时,先用装置C中的吸收液清洗,其目的是_______,再依次用溶解SO2的乙醇、乙醚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Na2SO3(或K2SO3或NaHSO3或KHSO3等)
2CuSO4+2NaBr+SO2+2H2O=2CuBr↓+Na2SO4+2H2SO4 溶液蓝色褪去 d acd 防止CuBr被氧化 用乙醇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再用更易挥发的乙醚除去乙醇,使其快速干燥 【解析】 【分析】
(1)根据仪器结构判断仪器的名称;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选择试剂;
(3)在B中NaBr、SO2、CuSO4、H2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Br沉淀,利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Cu2+的水溶液显蓝色,结合该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完全的特征及加入的物质; (4)根据过滤操作的目的、仪器的使用方法解答;
(5)CuBr容易被氧化,根据SO2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分析,结合H2O容易溶于乙醇中,及乙醇、乙醚具有易挥发的性质分析。 【详解】
(1)根据装置图中仪器M的结构可知该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可用70%的H2SO4与Na2SO3或K2SO3或NaHSO3或KHSO3等反应制取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H2O+SO2↑;
(3)在B中BaBr、SO2、CuSO4、H2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Br沉淀,利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NaBr+SO2+2H2O=2CuBr↓+Na2SO4+2H2SO4;
Cu2+的水溶液显蓝色,若反应完全,则溶液中不再含有Cu2+,溶液的蓝色褪去,由于CuSO4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Cu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H+与Na2S2O3反应产生SO2气体,以促使反应的进行,因此若B中Cu2+仍未完全被还原,适宜加入的试剂是Na2S2O3,故合理选项是d;
(4)a.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壁,就可以使过滤得到的滤液沿烧杯内壁不断进入到烧杯中,a错误; b.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就可以使混合物充分分离,b正确; c.为了使难溶性的固体与液体物质分离,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边缘,c错误;
d.用玻璃棒引流,使混合物进入到过滤器中,在漏斗中不能用玻璃棒搅动,否则会使滤纸破损,导致不能过滤,不能分离混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cd;
(5)SO2是大气污染物,为防止其污染环境,用蒸馏水吸收SO2,得到H2SO3溶液,该物质具有还原性,用
H2SO3溶液洗涤,就可以避免CuBr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然后依次用溶解SO2的乙醇、乙醚洗涤的目的是用乙醇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再用更易挥发的乙醚除去乙醇,使其快速干燥。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的知识,涉及对操作的分析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方案实际等,(5)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由芳香烃A制备M(可用作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中间体)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1COOR2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 。 (2)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____;G的分子式为 ___ 。 (3)由E与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4)M的结构简式为 ____。
(5)芳香化合物H为C的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写出符合要求的H的一种结构简式 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苯甲酸乙酯和CH3MgBr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 【答案】
羧基、氯原子 加成反应 C10H16O2
+2NaOH+NaCl+2H2O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