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D. 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E. 课程结构的设置
49. 普通高中课程构成包括( )
A. 学习领域 B. 科目
C. 组块 D. 系列 E. 模块
50. 学校教育任务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具体指发展学生的( )
A. 注意力 B. 观察力 C. 创造力 D. 思维能力 E. 想象力
51.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目标 D. 教学手段 E. 教学内容
52.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
A. 引发学习动机
B. 感知和理解课程内容 C. 巩固知识和技能 D. 应用知识和技能 E. 检查和评定
5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
A.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C. 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规律 D.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E. 掌握知识与提高技能辩证统一规律
5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学习的( A. 主动性 B. 积极性 C. 自主性 D. 独立性 E. 选择性
55. 制定教学原则的其它依据有( )
A. 教学规律 B. 教学实践经验 C. 教育教学目的 D. 现代科学理论 E. 教学方法论
56.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包括( )
A.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B.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 强化性原则
D.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E. 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57. 以下观点体现出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 )
)
9
A. 学而时习之 B. 不凌节而施 C. 学不躐等 D. 产婆术
58. 教学过程中,直观主要包括( )
A. 实物直观 B. 模像直观 C. 语言直观 D. 目的直观 E. 手段直观
59.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B. 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C. 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 D. 实验法、暗示法、练习法 E. 实习作业法
60.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
A. 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 B. 提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C. 讲究语言艺术
D. 恰当运用板书和教具 E. 掌握提问的技巧
61. “讲授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内容包括(A. 讲述 B. 讲评 C. 讲解 D. 讲读 E. 讲演
62. “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 )
A. 教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B. 教师创设问题环境
C. 学生自己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设 D. 反复试误,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E. 得出结论
63.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
A. 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 B. 讨论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C. 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D. 讨论结束时,由学生进行小结。
E. 教师还可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讨。 64. 新课改中教学方法的新特点是( )
A. 学法化和探究化 B. 综合化和具体化 C. 主体化和个性化 D. 心理学化 E. 现代化
6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自我调控
D. 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10
))
E. 学会生存
66.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包括( )
A. 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B. 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C. 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D. 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E. 以“教室”为教学主要场所
67.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类型包括( )
A. 讲授课 B. 单一课 C. 演示课 D. 练习课 E. 综合课
68. 课的结构包括( )
A. 组织教学 B. 检查复习 C. 学习新教材 D. 巩固新教材 E. 布置课外作业
69. 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
A. 小队教学 B. 个别指导 C. 复式教学 D. 开放教学 E. 现场教学
70.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 课外辅导 E. 学生学业评价
71.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主要工作是( )
A. 备教材 B. 备教法 C. 备教具 D. 备学生 E. 备板书
72. 教师备课时需要编制的计划包括 ( )
A.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 单元计划 C. 课时计划
D. 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E. 课堂小结
73. 有效的教学目标在结构上应包括( )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过程与方法目标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 探究水平目标 E. 记忆水平目标
74.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
A. 教学目的明确
11
B. 教学内容紧凑 C. 教学方法恰当 D. 教学组织得好 E. 师生互动得好
75. 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包括( )
A. 认知学习的评价 B. 技能学习的评价 C. 情感学习的评价 D. 操作能力的评价 E. 学习方法的评价
76. 对学生情感学习评价一般采用(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问卷法 D. 实验设计 E. 作品表现法
77. 德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包括( A. 生存功能 B. 学习功能 C. 发展功能 D. 享用功能 E. 实践功能
78. 德育目标的特征包括( )A. 阶级性 B. 历史性 C. 社会性 D. 价值性 E. 教育性
79. 制约德育目标的主要因素有( A. 社会因素 B. 文化因素 C. 教育因素 D. 人的因素 E. 政治因素
80.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目标 D. 德育内容 E. 德育方法
81.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A. 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B. 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 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的矛盾 D. 德育与体育的矛盾 E. 德育与美育的矛盾
82. 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要求是( A. 叙事前,有备而来 B. 叙事中,运用技巧 C. 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D. 叙事后,价值引导
)
)
)
)
)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