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导与学(62页)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导与学(62页)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4:25:36

5. 阅读课本第26页毛毛的材料,每个同学组内交流: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讲给大家听,并写出来。

6. 小组合作总结:我们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主要有哪些?

四、知识归纳

?走近父母,学会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两代人的对话?

?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五、方法提炼

本框重点是如何与家长交往,以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感悟为主。 六、训练应用

1.从主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

(1)青少年主观意识日益增,希望摆脱成人监护。(2)父母管教方法不当(3)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差距。(4)一些影视剧的不良影响。.

A.(1)(2) B.(1) C.(3)(4) D.(2)(3)(4) 2.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A.与父母冷静沟通,要求母亲尊重自己的隐私。 B.无条件接受父母管教,对母亲的做法不予计较。 C.与母亲激烈争吵,指责父母不对,不再搭理父母。 D.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建议母亲用恰当的方式行使监护权

3. 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 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商量。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4. 下列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每天找一点时间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朋友。 B.每周至少与父母一起做一件事,边做事边交流。 C.自己做错事,不能让父母知道,以免父母生气。

D.与父母沟通效果不好时,不随随便便发脾气避免做出伤害父母的事。 5.父母,子女之间需要沟通,下在理解正确的是( ) (1)父母子女之间的彼此了解是相互沟通的前提。(2)尊重理解是彼此沟通的关键(3)沟通的有效方法骒换位思考。(4)沟通的最佳结果是求同存异。.

A.(1)(2) B.(1)(2)() C.(3)(4) D.(1)(2)(3)(4)

6.明朝冯梦龙的著作《古今谭概》收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明代丹徒人靳贵曾做到武英殿大学士,人称靳阁老。靳阁老有一个不肖之子,科举考试没能及第,多年后,孙子反倒金榜题名。靳阁老每次督促,训斥儿子时,儿子总是油嘴滑舌狡辩:“您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

您的儿子又不如我的儿子,我怎么不肖?”阁老只好大笑而止。靳阁老的这位不肖儿子运用的主要交往技巧是()

A赞赏父母 B认真聆听 C帮助父母 D不计较输赢对错

7.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为此,积极地做法是() A清官难断家务事,不用去管他 B反正父母疼爱我们,不用理会他们 C我现在还小,应该人人让着我 D从现实中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8.下例属于处理家庭冲突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步骤的是()

①明确冲突是什么 ②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所在 ③找到适合双方都能接受的途径和方法 ④ 找到双方交流的好机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被重视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却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爱唠叨,以至于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诸多误解和矛盾与父母和谐相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走近父母,亲近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 ②把握与父母沟通相处的技巧 ③了解尊重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④应保持个性的独立,对父母的劝导教育置之不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七、拓展创新

1.小明已上七年级了,他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问他学习成绩了,有时,他从心中讨厌他的父母。总之,小明反感父母亲说的每一句话。

(1) 你认为小明的表现是什么心理?具体表现在哪里?

(2) 你认为小明应如何与父母沟通?

2.进入初中后,小英和父母的关系有些变化,在家中她总希望独处,常常嫌父母唠叨,她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总陷入苦闷之中。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告诉她怎样和父母交往才能快乐起来。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课时:同学·朋友

一、温故知新:

1. 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冲突,对此不能 否认 不能 漠视 ,但也不能 夸大 ,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 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

2.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 彼此了解 是前提, 尊重理解 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换位思考 ,沟通的结果是 求同存异 。 二、 呈现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搜集有关赞美友情的诗歌、名人名言、典型事例,选择一曲优美的音乐,为本课教学作课前准备。学生通过故事续写、举例、情境表演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交友的原则和方法。

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了解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及友谊的意义;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交友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

的品质。

2、与友同行,学会如何与朋友正确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问的深厚友谊。 三、自主探究:

1.积极交往,开放自我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友谊?

4.为什么人生的道路需要友谊? (友谊的作用)

5.把握交友原则,与友同行 交友原则有: (1)、交友要平等互惠,给予和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和多赢; (2)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更加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3)真正的友谊要坦诚,原则面前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友谊。 (4)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好友,不交损友; 四、互动解释:

1. P30 页活动 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人际关系如何?朋友多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2. P31 页活动 在小组内选出两名最受欢迎的同学,向全班介绍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3. P32 页活动 请同学们继续补充“友谊是你 时, ;”

五、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了解自己的人际状况我的人际关系圈?交往中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同学·朋友?

??与友同行?交友的益处???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双向双赢???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交友的原则?坦诚相待、坚持原则??????慎交朋友??六、方法提炼:

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策略让学生在“做中学”。 七、应用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闭锁心理危害的表述,分析有误的是( A ) A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B不能获得同学的理解

C感受不到人际交往中的温暖 D会锁紧我们通向友谊的大门 2.下列不属于热情开朗性格的表现是 ( C )

A尊重他人、助人为乐 B经常保持豁达、愉快的心情 C对社会漠不关心,待人虚情假意 D关心同学、班级,乐观向上 3.我们赞美友谊、珍视友谊,为的是 ( B )

A在新的环境中凌驾于别人之上 B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各尽所能,奉献集体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 阅读课本第26页毛毛的材料,每个同学组内交流: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讲给大家听,并写出来。 6. 小组合作总结:我们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主要有哪些? 四、知识归纳 ?走近父母,学会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两代人的对话? ?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五、方法提炼 本框重点是如何与家长交往,以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感悟为主。 六、训练应用 1.从主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 (1)青少年主观意识日益增,希望摆脱成人监护。(2)父母管教方法不当(3)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差距。(4)一些影视剧的不良影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