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理电子版
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
以情观景 我国人民有寄情于山水的传统,用丰富的内心情感,去“人化自然”或者“自然人化”,并形成了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山水画和山水诗。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的美。
图3.19 西山爽气图(局部) 明?张宏 中国的山水画家受“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等道家思想的影响,把大自然作为生命和艺术创作的母体。他们以表现自然作为抒发自身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的途径,追求意境的表达,不拘泥于逼真的描绘。
首先要综合感受。不仅要通过视觉观赏,还应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许多景区都建有听泉亭、松涛亭等,就是便于游人感受大自然的声音美。呼吸芬芳清新的空气,渴饮甘泉,扶石倚松等,都能从不同的侧面体会自然美。
其次要发挥想象。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例如山的雄、奇、险、秀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时,才会顿觉天工之巧、美妙绝伦。
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身在自然,志在自然。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神思游于自然之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以至于陶醉于自然美的王国之中。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畅旷景观与思接千载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
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登山涉水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理解天人和谐。或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豁然;或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或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或如“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物我相融之境……你不妨在登山涉水中,去体会这些诗句深刻的内涵,去体会自然的美和自然的真。
活动
1、回忆学过的有关景观描写的某篇(首)诗文,谈谈从中得到的对于景观欣赏的启示。
2、收集世界和中国著名旅游景区的各种图片,在班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3、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区很多,它们各有特点。旅游者了解了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可以更好地观赏旅游景观,以获得更高的旅游满意度。中国的黄山名胜区、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风景区、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古城区、中国的云南元阳梯田景区,它们或因自然、或因人文,或因自然、人文兼而有之,以其非凡的独特性获得了旅游者的
25
青睐。我们以它们为例,欣赏其秀美风光,体察其文化韵味,探寻其形成原因。
黄山风景名胜区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发出慨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风景区内峰峦叠嶂,著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它们的形成都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奇松。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遍布于山巅峰峦之间。黄山松依山势而长,形态有立、有卧、有仰,还有异体同干。正所谓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的松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奇异的姿态闻名于天下。
图3.21 迎客松
迎客松枝干挺劲,树枝均伸向一面,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来客。人们往往将迎客松作为黄山的标志与象征。
图3.22 梦笔生花
笔锋峰尖石缝中长着一株盘旋曲折的古松,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块像人睡卧的巧石。所以这处奇景被称为“梦笔生花”。
黄山松生存于高峰悬崖之上,那里岩石坚硬,土壤贫瘠。然而,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怪石。古人曾留下这样一副对联,极言黄山峰石的奇绝:“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黄山群峰之间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肖。前人谓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黄山石之怪还在于它往往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黄山云海缥缈,瑰丽壮观,气象万千。黄山一年之中有250多天有云雾,有“十日九云烟”“山色去来云”之说。黄山云雾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树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温泉。与诸多名山相比,黄山因有温泉而备受游人青睐,因此有“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温泉的热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
26
图3.23 飞来石
飞来峰的飞来石,孤耸峰头,根部和山峰似截然分离,且还向外倾斜,其根部有2/3漏出空隙,好像刚从天外飞来,脚跟尚未落稳,又像要匆匆离去。
图3.24 猴子观海
狮子峰顶有一块形如猴子的奇石,云海涌起时,它像是立在云海上凝神远望,此景成为“猴子观海”。
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大堡礁纵向分布在离岸16~240千米的珊瑚海上,断续绵延2000余千米。礁区覆盖着澳大利亚大陆架大约35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会集聚这么多的珊瑚礁呢?因为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达21~38℃,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这样的海域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根据钻探,大堡礁石灰岩厚度在200米以上,说明这一带在地质历史上是缓慢的沉降地带,而大堡礁正是在地壳缓慢的下沉过程中,由一代接一代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有科学家推测,大堡礁至少已经有3000万年的历史了。直到今天,大堡礁上仍然有色彩缤纷的活珊瑚。
图3.27 空中俯瞰大堡礁
大堡礁由约3000个珊瑚礁组成。这些珊瑚礁的面积,小的只有几公顷,大的达100多平方千米。
图3.28 珊瑚礁的形成示意
珊瑚礁在岛屿周围生长,形成岸礁。
岛屿逐渐下沉,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形成堡礁。
岛屿继续下沉,没入海中,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形成环礁。
大堡礁的礁体多在海下,因而它也就成为世界上一个奇特的公园—公园的大部分在水下。游客如果要亲身体验魅力的海中奇观,可以乘坐具有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也可以参加各种潜水活动,与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图3.29 大堡礁潜水
大堡礁中的珊瑚虫有350多种,颜色从蓝色、棕色到粉红色及紫色,简直是个五彩斑斓的神奇世界。
图3.30 大堡礁里的海洋生物
大堡礁中的鱼类超过1500种,其鲜艳靓丽的颜色足以与珊瑚相媲美。
在大堡礁景区,除了众多美丽的珊瑚岛礁外,还分布着许多具有热带风光的大陆性岛屿。那里到处是白沙碧水,阳光充足,椰林掩映。大堡礁北段,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
27
海地区,生活着土著部落,他们是大堡礁最早的开发者,珊瑚礁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对澳大利亚有重要意义,也是游客十分感兴趣的旅游内容。
思考
我国海南岛附近的南海属于热带海区,海中也有珊瑚礁分布。如果有人想在那里建立一个珊瑚礁主题公园,你认为可行么?
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云南省省会昆明相距290千米。来到元阳县境内,你会看到许多高山被层层叠叠的梯田环绕,梯田数百级、上千级不等,天梯一样沿着山坡直上云天。如此壮观的梯田,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云阳县周围的哀牢山,海拔大多在2500米左右,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来到云南南部这个边远山区。他们初来乍到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周围的山谷根本不适宜种植。但是,哈尼人以顽强的民族性格与大自然搏斗,用石块砌起围墙,在这里种植水稻。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哀牢山区,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加上附近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了云雨。连绵的雨水降落在高山森林中,使得这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高山上修建了庞大的水渠网络,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沟渠引进梯田,解决了种植水稻的水源问题。14世纪,这种把崎岖山地开垦成良田的技术传遍了中国和东南亚,哈尼人更把哀牢山这一带的山区变成了一幅幅“艺术品”。于是,哈尼人被誉为“山岳神雕手”,世代相传。
到云阳旅游,主要以看梯田为主。这里到处是梯田,出门随便往哪边走都能看到壮观的梯田景色。当然,看的时间不同、角度不同,梯田的形态和颜色也不断变换;初春的梯田,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三四月的梯田,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夏末初秋的梯田,一片金黄;而冬天的梯田,如一面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
思考
云南元阳梯田四季景色怎样反映了水稻生产的过程。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水位稳定,少洪涝之害,全年不冻,利于航行。巴黎在2000年以前为塞纳河中的西岱岛和其他小岛组成的一个渔村,后在不同统治者的统治下,先向左岸的坡地上发展,后向右岸进军,规模不断扩大。可见,是塞纳河孕育了法国,因此,法国人充满感情地把塞纳河称作“母亲河”。
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举世闻名。塞纳河畔的古城区更是最精华的名胜区。右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