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加七套中考模拟卷】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6题,共60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a:40 Cu:64 Cl:35.5 S:32 Fe:56 Cu:64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C.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
4.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B.钙元素的离子核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 C.钙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20 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08
B.果汁 C.碘盐
D.食醋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用“O”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涉及到五种物质 B.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
C.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总数不变 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一氧化碳与甲烷 B.用酚酞试液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盐酸 C.用品尝的方法鉴别葡萄糖与亚硝酸钠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 8.李飞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5.3 B.用10ml的量筒量取7.5ml水 C.测得某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92.58% D.用托盘天平称得食盐16.8g 9.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重金属中毒——可喝鲜牛奶解毒 煤气泄漏——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C.化学与生活 蛋白质、淀粉——用碘溶液可鉴别 1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C.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化学与材料 水泥、玻璃——无机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有机合成材料 D.化学与健康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纯棉和纯毛衣物——用灼烧闻气味可鉴别 缺铁——易得贫血症 D.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2.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关于黄曲霉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314g
B.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质量分数 C.黄曲霉素B2中含有37个原子 D.分子中H、O质量比为7:48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物 质 CO2 KCl NaCl Cu(NO3)2溶液 杂 质 CO MnO2 Na2CO3 AgNO3 除杂试剂 O2 水 硝酸 铁粉 提 纯 方 法 点燃 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足量加入硝酸溶液 加入少量的铁粉,过滤 14.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反
应生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6.4g B.3.2g C.1.6g D.0.8g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pH一定大于7
17.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恰好完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
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1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OH NaCl KNO3 MgCl2
B. NaOH NaCl HCl FeCl3
C. Na2SO4 BaCl2 HCl K2CO3 D. Na2CO3 HNO3 HCl Ba(NO3)2
19.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和 O2的体积比为2:1 B.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 C.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20.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 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1.(10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氨气分子_ ▲ _;②碳酸钙中阴离子 ▲ ;③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④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__ ▲ _;⑤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 ⑥食品袋中的“双吸剂” ▲
(2)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①湿法冶铜: ▲ ; ▲ 反应类型; ②高炉炼铁的原理: ▲ ;
③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