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3份集锦》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试卷3份集锦》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23:19:35

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产生了疑问。针对疑问,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猜想与假设】实验时制得的CO2中混有的刺激性气味来源于稀盐酸,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混入与温度、气流的速率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两个实验中所用稀盐酸及紫色石蕊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 分数均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解释与结论】

(1)乙同学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

(2)实验1、2均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此说明猜想与假设正确。但是老师提示 乙同学上述实验设计仍有不足,还应该补充一个实验,实验方案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需在装置A、B之间增加装置C。装置C的作用是____, 装置C中药品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B A C C A D B C C B D 二、多选题 题号 16 17 答案 AD AC 三、推断题 18. 灭火 分解 CO + O2 点燃 CO2

CO2 H2SO4 H2O 灭火 Ca(OH)2+Na2CO3=CaCO3↓+2NaOH 置换反应 四、流程题

19.水 过滤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ABD 五、实验题

20.长颈漏斗 CaCO3+2HCl=CO2?+H2O+CaC12 木条熄灭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2H2O2 MnO2 2H2O+O2↑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A 防止C中液体倒吸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六、计算题

21.6g 75%

七、科学探究题

2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CO2会引起气体的流动 用与实验1相同的装置(去掉烧杯和热水)及药品,与实验1、2对比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需要的时间。若所需时间更长,则猜想与假设正确 除去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液体、与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有干扰性的气体,不与CO2反应。

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 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 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盐酸 C.石灰石 D.干冰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5.酚酞(化学式为C20H1404)为白色的细小晶体,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实验室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用作指示剂。当酚酞试剂滴入水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物,这是由于酒精被稀释,使试剂中难溶于水的酚酞析出的缘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酚酞属于氧化物

B.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

C.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0:7:32 D.酚酞滴入水中出现白色浑浊是物理变化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蓝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7.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合理开发环保洁净能源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B.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D.全面关停所有化工企业

甲 4 m 乙 31 40 丙 21 6 丁 10 16 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2.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

8.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g B.8.8g C.6.8g D.4.4g 9.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

序号 A B C D A.A 物质 CO2(CO) CaO(CaCO3) N2(O2) CuO(C) B.B C.C 操作 点燃混合气体 加水溶解、过滤 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隔绝空气加强热 D.D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A.A 实验目的 鉴别硬水和软水 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 B.B 实验操作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将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 C.C D.D 11.下列物质的应用,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人造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12.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白酒

13.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 A.加盐酸

B.看颜色

C.用火烧

D.测密度

14.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B.

C.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产生了疑问。针对疑问,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猜想与假设】实验时制得的CO2中混有的刺激性气味来源于稀盐酸,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混入与温度、气流的速率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两个实验中所用稀盐酸及紫色石蕊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 分数均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解释与结论】 (1)乙同学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 (2)实验1、2均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此说明猜想与假设正确。但是老师提示 乙同学上述实验设计仍有不足,还应该补充一个实验,实验方案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