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软实力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1.2文化软实力现状研究
国内学者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两个方面:
第一,取得的成绩。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在文章《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一文中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与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社科研究成果、文化产业、地方文化发展和孔子学院建设六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11]
陈正良教授在其文章《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中既肯定了我国在文化产业
发展、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方面的成果,同时又肯定了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文化发展、国家形象、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三个方面的成就。[12]张国祚和陈正良的论述相互补充,比较全面的概括的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果。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赵磊在其专著《软实力大战略》一书中,以具体的数字变化向我们展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其将关注重点放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
[13]
直观地展示了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第二,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存在的不足和
挑战主要集中在已下几点:1,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失衡;2,文化投入不足;3,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浪费和开发不足;4,国际文化逆差严重;5,国际话语权欠缺;6,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发展滞后;7,文化人才缺乏。
张哲在其论文《关于儒家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中着重论述了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严重不均衡和文化逆差惊人[14]。童世骏在其文章《文化软实力》一文中认为我国文化资源发掘不够而且文化资源浪费严重。程恩富和郑一鸣在其文章《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践行情况的调查报告》中用实际调查数据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理想,需要开创更具实效的宣传形式。赵朝霞在其文章《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影视文化逆差现象分析》中指出,我们缺乏对国际市场和国际受众需求的了解,特别指出文专业文化人才
[11]
张国祚.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红旗文稿.2011(8)
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 j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KS015)浙江社会科学 2008(2) [13]
赵磊. 软实力大战略[ j ],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 软实力大战略[C] 唐晋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14]
张哲. 关于儒家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2]
的缺失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5] 陈正良教授认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相滞后、中国文化创新力不足、文化建设观念落后等方面。[16]此外,相关的论文还有刘洪顺的《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武铁传的《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其提升路径探析》,邓显超的《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等。
1.2.1.3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
国内学者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上观点不一,各有侧重,主要围绕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对内国内文化建设两大方面。
对外方面: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的传播力,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内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新。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骆郁庭在其文章《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中认为只有做好科学发展战略、价值主导战略、文化融合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四个方面的战略规划才能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找准路子,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7] 国内学者童世骏在其文章《文化软实力》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提升我国软实力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彰显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第二,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第三,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四,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8]
与骆郁庭和童世骏相比,唐代兴和陈正良的论述要更具体一些。唐代兴在其专著《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中,将文化软实力建设具体到科学文化、经济、政治、公民教育、伦理和教育等六个方面。宁波大学教授陈正良在《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中也具体提出了四个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1,凝聚民族精神,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重视文化创新,大力扶植文化产业;3,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国国家形象;4,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
[15]
赵朝霞. 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影视文化逆差现象分析[ j ], 河北学刊2012(1)
[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 j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KS015)浙江社会科学 2008(2) [17]
骆郁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 [ j ],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5) [18]
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4
16]
发和利用。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比如孙波的《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张国祚教授的《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刘洪顺的《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韩振峰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等。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很有价值,但也存在不足,一是研究的深度不够,宏观论述较多,深入具体分析的少;二是对策具体操作性较差。提升的途径上,大都是从宏观角度去说,对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的论述还大多停留在理论战略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
1.2.1.4 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
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的研究非常少,而且都是集中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方面。
殷景霞和杨洁在其文章《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启示》论述了,政治制度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而文化软实力对政治制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提出通过加强我国执政制度来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方案。
[19]
田湘波在其文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
政治制度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对外影响力逐渐扩大,对内民族凝聚力也愈加强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外影响力不足,同化力不高。然后提出在三个方面加强建设,第一充分挖掘我国政治文化资源;第二强化政治群体的社会化;第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0?张颖在其论文《论制度正义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了制度建设对于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但是论述重点集中在制度建设的正义性上,以及针对当前制度建设中正义性不足的现象提出改进路径。观点涉及教育制度、医疗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她还提出通过协调利益分配,关注弱势群体和健全法制来解决公平性问题。
[19][20]
殷景霞,杨洁. 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启示 [ j ] ,文史博览(理论) 2010(11) 田湘波,杨洁.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发展[ j ],中国行政管理2011(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