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B、bd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白色沉淀不断增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和其它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因此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碳酸钾和硫酸钾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钡沉淀,则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钡沉淀,则一定不含有硫酸钾;氯化钾可能存在;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一定不含有硫酸铜,错误;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正确;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钾和硫酸铜,错误;
D、由于步骤②加入的是氯化钡,故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有氯化钾,错误;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解答】解:(1)氯化铵中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H4Cl。 (2)氯化铵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4=+1,则x=﹣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可表示为:??H4Cl。 (3)氯化铵中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H4+。 (4)氯化铵中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9 / 13
﹣
?3
故答案为: (1)NH4Cl; (2)??H4Cl; (3)NH4+; (4)Cl。
12.【解答】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2)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3)①③分别是氧元素、硫元素,可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SO2或SO3。 故答案为: (1)②和④; (2)②; (3)SO2或SO3。
13.【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所以P点的含义是: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
(3)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
故答案为:(1)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0g; (3)B>A>C; (4)降温结晶。
14.【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沉淀A的化
10 / 13
﹣
?3
学式是:Mg(OH)2;
(2)碳酸钠会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精盐中会混有氯化钡;
(3)碳酸钠会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BaSO4、BaCO3;
(4)除去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镁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Cl、OH、CO32﹣。 故答案为:(1)Mg(OH)2; (2)精盐中会混有氯化钡; (3)BaSO4、BaCO3; (4)Cl、OH、CO32﹣。
15.【解答】解:(1)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
(2)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 (1)沸点;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6.【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
??????2
﹣
﹣
﹣
﹣
匀气泡冒出时;故答案为:B或C;2H2O2
ˉ2H2O+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
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3)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制取纯净的CO2气体,第一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CO2气体中的HC气体,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答案为:浓硫酸;
17.【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
11 / 13
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实验设计】
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与结论】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振荡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
量酚酞试液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四、计算与应用(共6分)
18.【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色氨酸中共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故填:4; (2)色氨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12):(16×2)=3:8;故填:3:8。 19.【解答】解:由于是让生成的二氧化碳跑掉,借助质量变化求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 没有影响。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70g﹣363.4g=6.6g 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0gx 6.6g
12 / 13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结论 猜想二正确
酚酞试液变红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