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第三单元 遗传、变异与进化 浙科版必修1
D.桦尺蛾的进化是通过对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2.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B.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C.M、N和P分别为16、9和4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1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杂交实验一: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杂交实验二: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D
14.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的肌肉逐渐失去功能,一般20岁之前死亡。已知一位表现型正常的女士,其哥哥患有此病,父母、丈夫均正常,那么她第一个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A.0 B.12.5% C.25% D.50%
15.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称患者为甲),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称患者为乙)。这两种病的患者分别与正常人结婚,则 ( ) A. 若患者均为男性,他们的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 B. 若患者均为男性,他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相同 C. 若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 D. 若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不同
16.人体血清胆固醇(TC)正常范围是 3.5~6.1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纯合子患者TC浓度为 19.6~26.0 mmol/L,杂合子患者TC 浓度为 6.2~14.3 mmol/ L。下图为某家族中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Ⅰ
正常男性
1 2 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杂合子
10 7 患病女性杂合子 患病男性纯合子
Ⅱ
6 7 8 9 2 3 4 5 1 Ⅲ
2 3 4 5 1 6
A. 此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Ⅲ-7与正常女子婚配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100% D. 此病患者婚后选择生育女孩可避免致病基因的传递 17.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漂变导致基因频率改变是自然选择的具体表现 B.四倍体西瓜的形成,证明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C.单倍体到二倍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5
D.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18.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O等,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等。现有一只基因型
bbB
为XX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M。果蝇M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现象 D.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19.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均位于9号染色体上,
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结节♀ cWxPC wxcWxcWx♂ cwxC wx片段结构异常结构正常
图2
图1
A.8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9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易位
B.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能发生配对 C.仅考虑玉米籽粒的颜色,图2中两亲本的杂交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 D.图2中的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则说明母本发生了基因突变
20.某植物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EE→Ee)。这两种突变的特点是
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 B.第二代都能出现突变纯合子
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子 D.隐性突变性状比显性突变性状出现的早 21.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 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C.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结出种子,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DNA分子上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2.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 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 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 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3.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
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6
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24.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 D. 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25.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A.40% B.45% C.50% D.60% 26.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 B.花药离体培养 C.基因工程 D.杂交
27.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w基因频率的增加,可能是小岛的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 C.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 D.蜥蜴中所有W基因与w基因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
28.下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B.植株B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5%
C.植株C为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 D.整个流程体现了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29.科学家合成了可以相互配对的人造碱基X、Y,并使某大肠杆菌可以从外界获得X、Y。这对碱基可以在不明显影响该大肠杆菌生长的情况下融合到一个正在复制的质粒中,完成质粒DNA的复制并且不会被DNA修复机制识别为异常。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密码子表可能被大大扩增 B.X、Y不能与其他碱基进行配对
C.用这对碱基替换一对其他碱基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改变 D.该质粒被转移到其他未经实验处理的原核细胞中也能复制 30.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
7
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B. “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
C. “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 D. “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31.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 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 C. 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 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32.下列有关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是多种育种方法的基础 B.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诱变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基因 D.基因工程育种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33.人类性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人类中发现有XX男性、XY女性、XO女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男性中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上 B.XX男性可能是亲代产生精子过程中Y染色体片段易位到X上所致 C.XY女性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或Y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D.XO女性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34.图甲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DNA)在细胞核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乙表示在细胞质中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⑴图甲中②是完成 的过程;过程③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乙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过程;由图可知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之间化学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
⑶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①~⑤五种有机物,模拟图乙所示的过程。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