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

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1:46:21

临床意义:

1、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尿胆红素升高;

2、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强阳性,梗阻性黄疸阴性; 3、联合检测可以鉴别黄疸类型。

黄疸时尿胆红素与尿胆原的变化

黄疸类型 尿胆红素 尿胆原 正常 - -/弱+

溶血性黄疸 - ++++ 肝细胞性黄疸 ++ + 梗阻性黄疸 ++++ -

4.脓尿和菌尿

原理:尿内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细菌等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即可浑浊。菌尿呈云雾状,静置后不下沉。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WBC>5个/HP

临床意义:常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三,尿液气味新鲜尿液出现异常气味的原因

尿液气味 原因

氨味 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

苹果样气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腐臭味 泌尿系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大蒜臭味 有机磷中毒

鼠臭味 苯丙酮尿症

四,尿液酸碱度

+-正常新鲜尿液常为弱酸性。其酸碱度主要受肾小管分泌H、NH3和铵盐的形成、HCO3的重吸收

等因素影响。

1、参考值:新鲜尿一般为6.0-6.5。 2、临床意义

(1)尿pH减低:在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热、痛风、糖尿病时常有酸性尿。 (2)尿pH增高: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

五,尿液比重(SG)是指在4℃时同体积尿液与纯水的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 1、 原理:尿比重受可溶性物质的数量、质量及尿量的影响。成人1.015-1.025

2、临床意义

(1)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糖尿病因尿内含有大量葡萄糖,其尿量多而比重高,可高达1.040以上。

(2)减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等。 SG持续在1.010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z2、掌握尿蛋白检查项目意义 尿蛋白检测:正常的肾功能其每天的蛋白排出量应小于100mg,绝大部分是低分子量且主要

带正电荷的蛋白。

蛋白尿:>120mg/24h。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 3、病理性蛋白尿: (1)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2) 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影响对原尿中蛋白吸收为主要原因的蛋白尿。 (3)混合性蛋白尿

当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同时损害影响整个肾单位,可导致混合性蛋白尿。这些尿中含有高分子蛋白如IgG、中分子量如白蛋白、 转铁蛋白。同时也有低分子量蛋白如a1微球蛋白和b2微球蛋白。

(4)组织性和溢出性蛋白尿

1、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 2、从肾小球滤过的低分子量的血浆蛋白增多.由于合成增多(如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或释放(如肌溶解,溶血)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引起了溢出性蛋白尿。

此现象不一定反映肾疾病,因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正常时也可存在。 普通的溢出性蛋白尿的类型本周氏蛋白尿:单克隆轻链的排出 血红蛋白尿:在急性溶血性综合征中出现

肌红蛋白尿:可能会发生在横纹肌溶解中如:多发损伤,癫痫发作,心肌梗塞后。 溶菌酶尿:与何杰金病,髓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变性,结节病有关。 b2微球蛋白:由大量的淋巴细胞增生活跃导致 z3、熟悉尿沉渣检查意义 尿沉渣检查

是对尿液离心沉淀物中有形成份的鉴定。

尿中细胞

细胞 特性

红细胞 >3个/HP

临床意义 肾炎、结石、肿瘤等

白细胞 > 5个/HP 泌尿系统感染

肾小管上皮 来自肾细胞 肾小管病变

移行上皮 肾盂、膀胱等 肾盂肾炎、膀胱炎

复层扁平上皮 女性尿道 尿道炎

尿管型(cast)

cast main reconstitue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透明管型 T-H蛋白,白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 白,NaCl

颗粒管型 崩解的细胞碎片,白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蛋白等 细胞管型 蜡样管型 各种细胞成份 颗粒、细胞管型淀粉肾小管坏死,肾小球肾炎,感染等 严重肾小管坏死,肾炎晚期

z4、掌握Ccr、Cr、UA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c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principle:血中肌酐由内生性和外源性组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吸收或排泌极

少。当外源肌酐稳定时,肾小球滤过率降至临界点时,血肌酐明显上升。

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内生肌酐全部排出去,即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临床意义

1、Cr不能作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当GFR下降至50%时才明显升高. 而Ccr可较早反映肾损害。

2、 肾功能损害程度分期:肾衰代偿期:51-70ml/min;肾衰失代偿期:50-30ml/min 肾衰期:29-10ml/min;尿毒症期:<10ml/min

3、指导治疗:Ccr小于40ml/min,应限制蛋白饮食,小于30ml/min,氢氯噻嗪等治疗常无效。

血尿酸测定(UA)临床意义:

1、升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痛风等。 2、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肝坏死等。

z5、掌握尿渗量检查的意义 尿渗量(渗透压)测定(Uosm)临床意义 1、判断远端肾小管稀释-浓缩功能 2、检测肾性、肾前性少尿

急性少尿实验诊断指标

尿渗量(mOsm/KgH2O) 尿比重

肾前性 >500 >1.016 肾 性 <350 <1.014 z6、掌握尿和肾功能检查项目的选择

功能定位 临床检查

常规检查、体检 尿液自动化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

已确诊的DM、高血压、SLE 尿蛋白谱,尿酶等

肾小球滤过功能 CystatinC、proteinogram、Ccr、Cr、BUN、

近端肾小管功能 β2-M、α1-M 等 远端肾单位功能 Urine osmolality, urine gravity etc

肾小管酸中毒

acid load test 、base load test

z7、了解其他肾功能检查 z8、了解尿液自动化分析的方法原理 z9、基本概念:肾小球性蛋白尿、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渗量 肾小管性蛋白尿: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影响对原尿中蛋白吸收为主要原因的蛋白尿。 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内生肌酐全部排出去,即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尿渗量定义:反映尿内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微粒的种类、分子量和粒子大小无关,只受溶质的离子数影响,较实际地反应肾浓缩和稀释功能。

尿酮体检测 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血清尿素(Urea)(blood urea )

临床意义:不能作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当肾单位损害50%-70%时才升高.

第十章 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

本章重点

?掌握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掌握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

?熟悉精液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及临床意义

?熟悉前列腺液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熟悉阴道分泌物检测;

?掌握粪便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及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了解痰液检查; 脑脊液外观 1、颜色

正常颜色:无色,水样清晰透明;

红色: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穿刺损伤出血;

黄色:脑及蛛网膜下腔陈旧性出血、蛛网膜下腔梗阻、重症黄疸; 乳白色:化脓性脑膜炎。

微绿色:绿脓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其他: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24h无凝结; 化脓性脑膜炎:乳白色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 脑脊液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脑脊液中蛋白不到血浆的1%,主要为白蛋白; 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200-400mg/L; 升高的临床意义:

Ⅰ.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 ①化脓性脑膜炎—Pr明显增高

结核性脑膜炎—Pr中度增高 病毒性脑膜炎—Pr轻度增高

搜索更多关于: 实验诊断学重点概要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临床意义: 1、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尿胆红素升高; 2、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强阳性,梗阻性黄疸阴性; 3、联合检测可以鉴别黄疸类型。 黄疸时尿胆红素与尿胆原的变化 黄疸类型 尿胆红素 尿胆原 正常 - -/弱+ 溶血性黄疸 - ++++ 肝细胞性黄疸 ++ + 梗阻性黄疸 ++++ - 4.脓尿和菌尿 原理:尿内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细菌等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即可浑浊。菌尿呈云雾状,静置后不下沉。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WBC>5个/HP 临床意义:常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三,尿液气味新鲜尿液出现异常气味的原因 尿液气味 原因 氨味 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