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科技大学 刀具切削期末考试题库

青岛科技大学 刀具切削期末考试题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5:58:10

一、 选择题

91、在切削温度实验公式中背吃刀量指数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背吃刀量增大摩擦系数减小 B 背吃刀量增大传到刀具上的热量少 C 背吃刀量增大刀具的散热条件改善显著 D 背吃刀量增大切削变形减小 92、增大前角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是

A 有利于减小切削力 B有利于减小切削温度

C 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D 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 93、规定刀具磨损限度的原则是

A 硬质合金刀具比高速钢的大 B 硬质合金刀具比高速钢的小 C 加工钢比加工铸铁大 D加工钢比加工铸铁小 94、切削液中加乳化剂的作用是

A 起冷却润滑作用 B 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 C 抑制细菌繁殖 D 防止形成泡沫

95、极压添加剂是指

A 在切削液中添加的一种润滑剂 B 在切削液中添加的维持润滑膜强度的物质

C 在切削液中添加的提高润滑膜抗压力的物质 D 在切削液中添加的减少摩擦系数的物质

96、切削液中加入硫、磷、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切削液的冷却效果 B提高切削液的润滑效果

C 提高切削液的防腐能力 D提高切削液高温高压下润滑能力 97、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最主要的指标是

A 切削温度的高低 B 刀具耐用度的长短 C 可获得的加工表面质量的高低 D 材料是否容易断屑

98、影响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因素是

A 材料的化学成分 B 材料的热处理状态 C 材料的金相组织 D 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99、高锰钢难加工的主要原因是

A 强度高、硬度大 B 塑性、韧性高 C 加工硬化现象特别严重 D 导热系数小 100、不锈钢难加工的主要原因是

A强度高、硬度大 B塑性、韧性高 C 易粘刀,产生积屑瘤,不易断屑 D导热系数小,切削温度高

101、评定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最主要指标是

A 加工表面硬化的深浅 B 表面残余应力及其分布 C 表面粗糙度的高低 D 表面是否有积屑瘤

102、降低已加工表面硬化层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减小进给量 B 减少背吃刀量 C 提高切削速度 D 增大前、后角 103、刃倾角λs=―20°~―30°的车刀最宜用于

A 一般钢件的粗加工 B 间断切削加工 C 薄层切削精加工 D 要求增大前角的精加工

104、车削细长轴时刀具几何角度选择的特点是:

A 主偏角为90° B 刃倾角为负 C 后角较大 D 刀尖圆弧较小 105、机床动力不足时切削用量选择的次序是

A ap→f→Vc B f→ap→Vc C Vc→f→ap D ap→Vc→f 106、选择切削用量时,如受机床的功率限制,应优先选

A 降低切削速度 B 降低进给量 C 降低背吃刀量 D 降低刀具耐用度

107、机床动力足够时切削用量选择的次序是

A ap→f→Vc B f→ap→Vc C Vc→f→ap D Vc→ap→f 108、选择切削用量时,如受刀具耐用度限制,应优先

A 降低切削速度 B 降低进给量 C 降低背吃刀量 D 降低刀具耐用度 109、ap、f选定后,切削速度确定的方法是

A 按刀具耐用度计算允许的切削速度 B 按刀具材料允许的最高切削速度确定 C 按加工精度确定 D 按机床现有的主轴转速计算决定

110、保持切削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为减小切削力,切削用量选择的次序为

A 尽可能加大背吃刀量减小进给量 B尽可能加大进给量减小背吃刀量

C 尽可能用高速、大进给量、小背吃刀量 D尽可能用高速、小进给量、大背吃刀量 111、粗加工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机床动力 B 工件刚性 C 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 D 刀片强度 112、选择进给量f时应考虑到限制的因素有

A 工件的刚性 B 刀片的强度 C 图纸规定的表面粗糙度 D 机床进给量允许的范围

113、选择背吃刀量ap时应考虑到限制的因素有

A 机床的功率 B 加工余量 C 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 D 零件加工的表面粗糙度 114、提高切削用量的途径中最主要的方面是

A 提高工件安装刚度 B 选用新型高性能的刀具材料 C 选用高转速的机床 D 改善刀具几何参数

115、影响可转位车刀角度的主要因素是

A 刀片的角度 B 刀槽的角度 C 刀片夹紧的机构 D 刀片的牌号 116、可转位车刀刀槽设计时,需已知的参数是

A 刀片的几何参数 B 车刀标注的独立角度 C 刀槽主剖面前角 D 刀槽切削刃剖面前角

117、成形车刀标注前、后角规定的坐标平面是

A 主剖面 B 纵剖面 C 进给剖面 D 切深剖面 118、成形车刀安装形成的工作前角变化规律是

A 大直径处工作前角大,小直径处工作前角小 B大直径处工作前角小,小直径处工作前角大

C 工作前角不随工件直径变化 D

119、圆形成形车刀安装要求(R=设计基准点半径,Ra=最前端刀刃半径)

A 刀刃截形设计基准点对准工件中心 B 最前端刀刃与工件中心等高 C 中心抬高H=R sin af D 中心抬高H=Ra sin af 120、成形车刀后角的选择是根据

A 成形车刀的类型 B 成形车刀的材料 C 成形车刀安装结构 D 加工零件的材料

121、当使用γf>0°、af=0°的成形车刀时,工件与刀具廓形的关系是

A 刀具廓形深度大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B 刀具廓形深度小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C 刀具廓形深度等于工件的廓形深度 D 不确定 122、棱体成形车刀加工精度比圆形成形车刀精度高的原因是

A 刀具加工精度高 B 刀形容易检验 C 加工双曲线误差少 D 安装精度高 123、圆形成形车刀刃磨前面调整的要求

A 控制前角 B控制后角 C 控制前角和后角 D 控制前面与中心的偏距 124、成形车刀刃磨前面应控制的角度是

A γo B γf C γo +ao D γf +af 125、麻花钻主刀刃后角规定的测量平面是

A 进给剖面 B 端剖面 C 主剖面 D 圆柱剖面 126、麻花钻主刀刃前、后角随直径变化的规律是

A 从外缘到中心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B从外缘到中心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C 从外缘到中心前角变大,后角变大 D从外缘到中心前角变小,后角变小 127、普通麻花钻横刃主偏角的数值是

A 0° B 45° C 55° D 90° 128、普通麻花钻横刃前、后角属于

A 独立角度 B 派生角度 C 刃磨角度 D 修磨后为独立角度 129、普通麻花钻刃磨应控制的参数有

A γo、ao、Kr、λs B γf、2φ、ψ、af C 2φ、ψ、af D 2φ、β、ψ、af

130、工具厂出厂的铰刀需要研磨后才能使用,不是因为

A 工具厂不知道用户铰什么配合的孔 B 便于铰刀磨损后的改制 C 不知铰孔的收缩量或扩张量 D 提高校正部分后刀面耐磨性 131、拉削方式是指

A 拉刀刀齿变化的方式 B 拉刀切削厚度变化的方式

C 拉削余量在刀齿上的分配方式 D 拉刀刀齿负荷分配方式 132、综合拉削方式的特点是?

A 粗切齿用分块拉削,精切齿用分层拉削 B 粗切齿用轮切拉削,精切齿用分层拉削 C粗切齿用综合轮切,精切齿用分层拉削 D 粗切齿用综合轮切,精切齿用渐成拉削 133、从圆孔拉出方孔,拉刀的切削图形宜选择

A 同廓式 B 渐成式 C 轮切式 D 综合轮切式 134、拉削韧性大的材料,拉刀容屑槽宜选用的类型是

A 直线齿槽 B 圆弧形齿槽 C 直线双圆弧形齿槽 D 大齿距的齿槽 135、拉刀分屑槽深度(hk)与齿升量(af)的关系是

A hk=af B hk>af C hk<>af D hk

A 工件材料 B 加工余量 C 齿距 D 工件长度 137、成形矩形花键拉刀的前、后引导宜做成的形状分别是

A 花键形,花键形 B 圆柱形,花键形 C 花键形,圆柱形 D 圆柱形,圆柱形 138、用d=250mm、Z=20的端铣刀,选n=120rpm、Vf=480mm/min,则铣削每齿进给量

A 0.1mm B 0.2mm C 0.3mm D 0.4mm 139、圆柱铣刀的前角定义在什么剖面测量

A 主剖面 B 法剖面 C 进给剖面 D 切深剖面 140、直槽圆柱铣刀的主偏角、刃倾角分别为

A 0°、90° B 90°、0° C 0° 、0° D 90°、90° 141、铣削背吃刀量ap的测量方向是

A 垂直于已加工表面测量 B 平行于刀轴方向测量 C 垂直于刀轴方向测量 D 垂直于加工表面测量

142、圆柱铣刀后角定义在什么剖面内测量

A 主剖面 B 法剖面 C 进给剖面 D 切深剖面 143、机用丝锥与手用丝锥的区别是

A 机用丝锥为单支,手用丝锥为两或三支一组 B 机用丝锥用于粗加工,手用丝锥用于精加工

C 机用丝锥为圆柄,手用丝锥为方柄 D 机用丝锥设计成不等径,手用丝锥设计成等径

144、插齿刀用钝后刃磨的表面是

A 前刀面 B 齿顶后刀面 C 两侧后刀面 D 齿顶及两侧后刀面 145、精磨淬火高速钢应选用的磨料是

A 棕刚玉 B 白刚玉 C 黑碳化硅 D 绿碳化硅 146、粗磨硬质合金刀片,应选用的磨料是

A 棕刚玉 B 白刚玉 C 黑碳化硅 D 绿碳化硅 147、砂轮粒度的新国家标准是

A 粗磨料F4~F220,微粉F230~F1200 B粗磨料8#~F240#,微粉W60~W0.5 C粗磨料F4~F220,微粉W60~W0.5 D 粗磨料8#~F240#,微粉F230~F1200 148、人造金刚石磨轮的浓度指

A 金刚石含量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B 金刚石含量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C 每立方毫米体积中金刚石含有的重量 D 每立方厘米体积中金刚石含有的重量 149、磨削过程可理解为

A 磨粒负前角挤压、摩擦金属的过程 B 磨粒对金属的切削、抛磨的复合过程

C 磨粒对金属的切削、刻划、抛光的复合过程 D磨粒对金属的挤压、刻划、抛光的复合过程

150、磨削烧伤的实质是指

A 磨削表面高温引起的氧化 B磨削表面高温引起金相组织的变化 C 高温引起磨削表面的脱碳 D 高温引起磨削表面变色 151、磨削比是指

A 单位时间磨去金属的体积 B 单位时间磨轮消耗的体积

C 单位时间磨去金属的体积同砂轮磨耗体积之比 D 单位时间砂轮磨耗体积同磨去金属的体积之比

第七章: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

1、什么叫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什么是相对加工性?

答: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指材料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相对加工性:

以强度σb=0.637GPa,HBS=170~229的45#钢的V60为基准,记(V60)j,其他加工材料的V60与(V60)j比较,所获得的加工性。

2、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因素有哪4个? 答: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

1.工件材料的硬度

2.工件材料的强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 3.工件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4.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

3、提高难切削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答:

1.调整化学成分:假如S、Pb等形成易切钢 2.热处理改变金相组织和物理力学性能 3、其他方法:如冷拔处理。

4、分析奥氏体不锈钢、高锰钢难切削加工的原因?应选择什么刀具材料? 答:

奥氏体不锈钢难加工的原因有:(1)易产生加工硬化;(2)导热性差;(3)断屑困难,刀具易磨损,针对以上特点,易选择导热性好,韧性较好的YG类硬质合金

高锰钢难加工的原因有:(1)易产生加工硬化;(2)导热性差,热涨系数大,尺寸不易保证;(3)断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 选择题 91、在切削温度实验公式中背吃刀量指数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背吃刀量增大摩擦系数减小 B 背吃刀量增大传到刀具上的热量少 C 背吃刀量增大刀具的散热条件改善显著 D 背吃刀量增大切削变形减小 92、增大前角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是 A 有利于减小切削力 B有利于减小切削温度 C 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D 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 93、规定刀具磨损限度的原则是 A 硬质合金刀具比高速钢的大 B 硬质合金刀具比高速钢的小 C 加工钢比加工铸铁大 D加工钢比加工铸铁小 94、切削液中加乳化剂的作用是 A 起冷却润滑作用 B 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 C 抑制细菌繁殖 D 防止形成泡沫 95、极压添加剂是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