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6655182
5 中砂 未穿透 1.96 26 0.7 34 14.6 300
(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a场地地层条件评价如下: 杂填土:物质成分复杂 承载力低 压缩性不均匀 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粘土:处于可塑状态 有一定的承载力 可支撑四、五层建筑物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时
作为基础持力层将增加基础造价 淤泥质土:含水量高 孔隙比大 属高压缩性土 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粉细砂:承载力较高
可作为桩基持力层 中砂:承载力较高 可作为桩基持力层 b建议
当建筑物荷载不大时 可采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方案 将基础埋置于粘土中 但在基础设计中
应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如采用桩基 可将桩基置于粉细纱或中砂中
表2 单桩承载力计算参数表(kPa) 土的名称 混凝土预制桩 沉管灌注桩 干作业钻孔桩 水下钻孔桩 侧阻 qsia 端阻 qpa 侧阻 qsia 端阻 qpa
侧阻 qsia 端阻 qpa 侧阻 qsia 端阻 qpa 粘土 35 27 32 33 淤泥质土 15 11 13 13 粉细砂 35 2400 26 1930 30 1200
30 600 中砂 40 3300 30 2800 40 1760 37 970
图1 场地钻孔平面布置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2 地质剖面图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 1.社会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因此
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近年来
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 应用很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