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王春雅
来源:《中国新课程教育教研》2013年第02期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美,是指教师讲授课内容转化成准确精炼、生动传神、机智幽默、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内容,并辅之以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扣人心弦,表情达意细腻入微的语言艺术形式--语音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同时受到美的陶冶熏染。
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语言需要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语言苍白、词汇贫乏,很难想象他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相反,语言流畅、词汇丰富、音质优美的教师,就会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语文的艺术殿堂,使他们陶醉其中,乐而忘返。因此,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1.语文教学语言美的作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教师则应“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言”,教学语言对课堂最佳教学效果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语言美的水平,不但能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而且还能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到的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甚至是堪称经典的艺术珍品,它们无不向学生传递着真善美的真谛,可是由于年龄、经历等原因,学生的领会力毕竟有限,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枯燥乏味的,不规范的语言无法使学生文学作品产生兴趣,更无法使学生与其产生共鸣,进行情感交流。反之,教师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就会使学生在享受语言美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陶冶情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师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语言美带来的身心愉悦。 2.语文教学语言美的特征
古人说:“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充分地强调了语言的力量。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准确、生动、健康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所以说语文教师的语言美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不像其他学科,仅把教学语言单纯地作为教学交际的工具,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它更是将之作为自己教学内容。即语文的教学语言,除了传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外,语言本身对学生的知识迁移,情感的培养,文化熏陶诸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有造诣的语言教师,无不在钻研、把握学科内容信息的同时,精心选练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我认为,语文教学语言美的主要特征应当表现在以下的方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