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版质量手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新版
当使用在培人员时,由使用部门对其能力进行监督。
本公司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
检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4.2.3 技能的保持与提高
为保持人员的能力,编制了本公司人员名册、收集能力证明资料,确定培训需求及培
训要达到的目标,制定了长远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培训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岗位技能、知识更新的需要和当前业务的开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公司人员应接受有关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确认,每次培训后 应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可通过能力的监督评价来证明培训的有效性,如通过能力验证、人员比对、操作考核、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价来证明人员能力的获得。
4.2.4 人员监督
本公司将确保聘用人员和各关键支持人员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岗位的工作。
本公司将对聘用人员,在使用前对其经历教育、接受过的培训、工作经验、经历和技
能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受到全面的监督,确保其胜任本岗位工作,满足管理体系的要求。
4.2.5 其他要求
在本公司工作的人员需由公司与其建立劳动关系、聘用关系和录用关系。本公司将对
所有人员当前工作的职责进行描述,包括本岗位进行的职责;涉及检测工作及计划和结果评定职责;提出意见和解释的职责;方法改进、新方法制定和确认的职责;本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本岗位所需的资格和培训计划、本岗位的管理职责。 某某市场监督检验所 质 量 手 册 4 评审要求 文件编号:NW/QMA-01 版次:第2版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修订:第0 次修订 实施日期: 2016年01月01日 第13页 共70页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检测人员、质量监督员、采样员、
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特殊和重要设备操作人员等,由本公司总经理授权,其授权范围包括其工作范围,工作中权利、责任、授权生效的时间等。
由本公司建立并保存全部技术人员(包括合同人员)技术档案,档案可包括以下记录:
岗位的相关授权及授权时间、技术能力及确认时间、经历的教育和专业资格、接受过的培训、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经历和经验。
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
4.2.6 支持性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NW/QMB-11 人员培训程序》 NW/QMB-14 某某市场监督检验所 质 量 手 册 4 评审要求 4.3设施和环境条件
4.3.1本公司对用于检测的设施、环境的提供配置和应用实施控制管理,制定了《设施
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防止设施和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
4.3.2根据检测工作范围、项目的要求,提供配置适宜的检测场所和办公环境,并进行
合理、有效的布局,防止对检测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固定场所以外的现场进行抽样和检测,对环境条件要求将予以考虑。 4.3.3本公司设施和环境条件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保证动力电和照明用电的供给;
对温度、湿度、振动、电源电压等要求严格控制;
当与公司相邻的区域发生对检测不利的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对产生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安装通风排气系统。 公司应有与检测范围相应的安全防护报警设施等。
5.2.3 已识别确定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 4.3.4本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实施监测、控制,并予以
记录(包括对非固定场所检测时)。
若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或相关的规定、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时,应监测、控制
和记录环境条件;
检测室应做好各项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状况和环境条件的符合
性,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发现检测过程中环境条件和辅助设施不符合要求,应提出
纠正和整改通知,必要时责成检测人员终止工作,对此间出具的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应作分析和判断处理。
设施和环境的监控与维护按《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执行。 4.3.5 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结果时,应停止检测。
4.3.6检测区与办公区要保持有良好的隔离,并进行标示,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
进入检测区域。
文件编号:NW/QMA-01 版次:第2版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修订:第0 次修订 实施日期: 2016年01月01日 第14页 共70页 4.3.7检测工作安全
本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程序和规定,以保障检测过程中人员
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本公司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检测责任制,对
检验检测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控制;
某某市场监督检验所 质 量 手 册 4 评审要求 文件编号:NW/QMA-01 版次:第2版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修订:第0 次修订 实施日期: 2016年01月01日 第15页 共70页 本公司应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保证提供安全检测所必须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本公司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根据需要还应配备其它相应的防范和应急装置,在必
要的区域配备防盗和安全保密设施。
为确保测试人员健康与安全,本公司制定了《内务与安全管理程序》。
4.3.8内务管理
各检测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全的受控状态,不得在操作间内进行与检测无关的活
动,存放与检验无关的物品;
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操作间,尤其是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工作区域, 应有警示标识,并严格限制人员的进出,以免影响环境的稳定性和检测工作的安全; 外来人员进入操作间须经许可,并应有本公司有关人员陪同,须遵守本公司的保密规
定及其它管理制度要求。
为加强本公司内务管理,本公司制定了《内务与安全管理程序》。 不符合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NW/QMB-08 实施纠正措施程序》 NW/QMB-09 实施预防措施程序》 NW/QMB-10 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NW/QMB-15 内务与安全管理程序》 NW/QMB-16 检测工作的监督控制程序》 NW/QMB-21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NW/QMB-22
某某市场监督检验所 质 量 手 册 4 评审要求 4.4设备
4.4.1.本公司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软件)实施控制,规范从设备的配置、使用至
报废的各环节管理。为此,制定了对设备购置、验收、运输、存放、使用和有维护计划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以确保所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2 仪器设备的配置
4.4.2.1根据检测的范围、项目所需的方法、工作量的需求及技术指标的要求,正确配
置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量程范围、准确度、不确定度等的选择),以满足资源的要求。
4.4.2.2设备更新及需增置新的仪器设备时,必要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论证、设备的购置
及组织验收。具体工作按《采购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规定实施。
4.4.2.3特殊条件下,可向其他公司或科研机构租、借仪器设备使用,确保其过程能力
符合规定要求。
4.4.3.1建立仪器设备台帐,统一编号、标识,设备的编号应具唯一性,便于追溯和识
别管理状态。
4.4.3.2经识别的仪器设备以标签形式标明仪器设备的编号、检定/校准日期及有效期
等。
4.4.4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4.4.4.1所有影响检测结果的仪器设备应按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组织实施(包括新购入
的仪器设备),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经检定或校准所得的修正因子,应确保及时更新备份。(详见《测量可溯源程序》)。禁止对仪器设备的随意调整(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保护)致使检测结果的失效。
4.4.4.2仪器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检测人员操作,对检测设备实施维护和操作应使用最
新版本的作业指导书(包括说明书、使用手册等),并方便操作及相关人员使用。
4.4.4.3操作者在使用设备前后,应对该设备进行运行状态检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规
定标准要求。
4.4.4.4操作中如发生过载或处置不当、出现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
文件编号:NW/QMA-01 版次:第2版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0日 修订:第0 次修订 实施日期: 2016年01月01日 第16页 共7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