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六年级语数英复习要点(秘笈)
三角形 梯 形 圆 h a a h b r d a——底 h——高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r——半径 d——直径 ?——圆周率 有三条边和 三个角 S = S =(a?b)h 2ah 2只有一组对边 平行 同一圆内所有半 径、直径都相等,C=?3d32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2S=?r 圆 锥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和扇形是轴对称图形。他们分别有4条,2条,1条,无数,1条对称轴。
4、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含义及体积的单位
(1)表面积:物体表面面积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表面积。表面积通常用S表示。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体积。体积通常用V表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或容量。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1升=1000毫升。
(4) 体积与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第七章 统计知识
1、统计表
(1)统计表: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后制成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种表格叫做统计表,它一般分为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三种类型。
(2)制作统计表:制作统计表时,首先要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然后根据资料和制作要求确定表的格式和项目。一般统计表包括总标题(表的名称)、纵表目(每一纵栏的标题)、横表目(每一横栏的标题)、数据资料栏等,此外还应注明数量单位和制作日期,必要时,还要注明制作人。 2、统计图 (1)统计图
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
13
(2)条形统计图
①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②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整理数据;B、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C、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宽窄一样,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D、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日期,并标出图例。
(3) 折线统计图
①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它不但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②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整理数据;B、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C、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D、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的日期,并标出图里。 (4) 扇形统计图
①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圆中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它可
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A、先正确算出统计的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先算出与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B、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用量角器量出各扇形的圆心角,作出扇形;C、注明各扇形表示内容和所
占的百分比,并用不同的标记加以区别;D、写出标题及制图日期。
二 立体图形的知识与应用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项目 顶面的特点 名称 面 棱 点 特征 O 长方体 面的大小 棱长 6128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相对的面每一组互个 条 个 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的面积相相平行的等 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6128 个 条 个 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 6个面都12条棱的是相等的长度都相正方形 等 正 方体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14
2、圆柱、圆柱体的特征 名称 图 形 圆 O S 柱 S O 圆 锥 h o s 特 征 上、下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S),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h)。 侧面沿高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有无数条高。 下底面是个圆(S),上底面缩成一点叫做顶点,顶点到底面圆心(O)的距离叫做(h),只有一条高。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图 形 名称 正方体 a a 字母意义 a---棱长 a---长 b---宽 h---高 r---底面半径 h---高 c---周长 表面积S 体积V S=6a V=2a3 长方体 h a b S=(ab+ah+bh)32 V=a3b3h 圆柱 h r S侧=Ch=2?rh 表侧S=S+2S底 V=S底3h=?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一) 一、知识整理: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r2h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15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
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二)
能力测试: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①( )多读多练,作文( )会进步。 ②( )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校学习。 ③雨来( )牺牲生命,( )泄露秘密。 ④( )要努力读书,( )要关心政治。 ⑤( )走到哪里,他( )听到乐声。 ⑥( )我俩住得很远,( )不常见面。 ⑦( )困难再大,我们( )要按时完成任务。 ⑧( )你答应去,( )该准时去叫他。
⑨( )别人的意见不对,我们( )要虚心听取。 ⑩弟弟( )年纪小,( )很懂事。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①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②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③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④ 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⑤ 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3、从下列句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错误的在原句上改正。
① 即使石块有多重,小草也要从下面钻出来。( )
② 因为同学们信任你,你所以应该勇敢地接受这份工作。( ) ③ 虽然太阳离地球太远了,但是我们并不感到它有那么热。( ) ④ 这件好事是李晓华做的,也是我的同学张晔做的。( ) ⑤ 只要平时从严从难地刻苦训练,就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⑥ 鲁迅先生不是伟大的文字家,而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 ⑦ 山上开满了杜鹃花,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4、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 人们会责备他。 ②、伟大的父亲没有灰心。 他相信儿子一定活着。
③、父亲新辟的菜园被暴风雨冲得一干二净。 父亲没有气馁。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